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早已從車馬書信時代步入了訊息高速運轉的時代,人們的通訊方式逐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社交1.0:近點靠吼 遠處靠走
六、七十年代,人們的社交方式基本是“近點靠吼,遠處靠走“。而信紙是人們聯(lián)系的主要方式,包括戀人之間,書信成了唯一的聯(lián)系方式,盼星星盼月亮等來對方的一封情書,承載著滿滿愛意跋山涉水而來。書信,在那個時代如同生活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溫情滿滿的儀式。
社交2.0:手里拿著大哥大,出門開著桑塔納
八十年代,電話開始出現(xiàn),但是還未普及,誰家有電話那可是在村里的“大戶人家”。隨后在城市的的街道我們可以看到了公用電話出現(xiàn)了,拿著磁卡、硬幣排隊打電話成了城市中常見的景象。寒冬里在電話廳跺著腳,搓著手排幾小時的隊,只為和心愛的人說一句“我想你”。
再后來,傳說中的“大哥大”開始驚艷登場了,不過“大哥大”是土豪大款的標配,開著桑塔納手拿“大哥大”,可是相當有排面的一件事。緊接著翻蓋手機,滑蓋手機、以及風靡一時的小靈通出現(xiàn),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機,人們的通訊方式在一步步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社交3.0:網上沖著浪,手機你我有
90年代末21世紀初,互聯(lián)網逐漸發(fā)展起來,又進一步拓展了更多通訊方式的可能。“今天你沖浪了么”成了風靡一時的網絡流行語,QQ的出現(xiàn)可以說開啟的網絡社交平臺的新天地,一句“在嗎”成了當時年輕人的官方問候語,遠隔千里互不相識的兩個人通過社交軟件QQ、人人網相遇相識,互踩空間 、晚安留言、農場偷菜、各種照片,屌炸天的網名頭像成為當時90后生活的的標簽,還記得那句“每當我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眼里是明媚的憂傷。”
社交4.0:以“聲”交友打開社交新姿勢
進入21世紀10年代,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革新,各種社交軟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相繼涌現(xiàn),微博、微信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通過微信朋友圈分享生活瑣事、心情動態(tài),以及用微信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聯(lián)系溝通。
近幾年我們所熟知的陌陌、探探、包括抖音開啟了視頻社交的新方式,以及最近開始流行起來的聲音社交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以“聲”會友這種社交方式打破了陌生人交友中顏值和身份的桎梏,用聲音認識彼此建立更為純粹的社交關系。無疑也十分契合現(xiàn)在年輕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擺脫交友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為年輕人開拓社交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一款主打聲音的社交軟件語玩App開始在年輕人當中流行,主張通過聲音尋找更真實的朋友,同時深知現(xiàn)代年輕人個性化的社交需求,針對性的設置了不同興趣主題的聊天房間,打造志同道合者的愛好集合地。
互聯(lián)網的普及使“一部手機行天下”成為現(xiàn)實。有了網絡和手機社交溝通就可以無處不在,文字、語音和視頻通訊任意切換,這些在40年前恐怕想都不敢想,如今我們早已司同見慣,但是,時代變了、方式變了、人對社交溝通的渴望確是恒久不變的,而關注現(xiàn)代人的社交情感需求,也是現(xiàn)代社交的核心話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