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將采取措施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此次中美貿易戰(zhàn),美國對中國征稅的領域幾乎全是高新技術。其實早在2018年初,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華為手機Mate 10在打進美國市場時就遭到了打擊。此次美國首先挑起貿易戰(zhàn),其意圖難道是對準中國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事實上近幾年來,中國人工智能在學術、產業(yè)、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令全球矚目的成就,同時中國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成就也相當突出,已經引起了美國政府的警惕。
1、各大國際機構頻繁關注中國AI崛起
去年開始,各大研究機構、媒體等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認可。高盛指出,中國已經成為AI技術應用的主要國家和運用AI技術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埃森哲指出,作為一項正在崛起的全新生產要素,人工智能有望變革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基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公布的“MIT50全球最聰明的公司”中,2016年有5 家中國公司,而 2017 年這一數量增至中國有9家,其中科大訊飛憑借其在 AI 語音技術入選第 6 名,曠視科技Face++憑借 AI 視頻技術入選第11 名。
2、中國AI科研實力國際領先
中國有大批從事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員,在人工智能技術論文發(fā)表的數量更是大幅增長,研究成果的質量正在提高。中國人工智能已經走出了以往山寨國外科技的階段,進入到全新自主創(chuàng)新的階段。在全球前100的人工智能刊物和會議中,華裔作者發(fā)表論文的數量占 43% 。在2017年在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ICCV上,來自中國的機器視覺公司曠視科技全面碾壓微軟、Facebook和Google,包攬了MSCOCO及Places競賽全部七項挑戰(zhàn)中的三項第一,成為首個獲得冠軍的中國企業(yè),曠視在COCO和Places競賽中的成績足以印證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領先性。據悉,曠視科技還擁有國內外在申及授權專利超過 600 件。利用技術優(yōu)勢,曠視持續(xù)在產品開發(fā)中共同推進技術轉化,展開行為識別、場景分割、物體檢測和物體分割等技術在金融、安防、零售、手機等實用場景,以實現技術價值最大化。
3、中國的產業(yè)級AI發(fā)展,比美國有更大的空間
中國有世界首屈一指的移動互聯(lián)網及用戶基礎,是生成大數據的肥沃土壤,而且在云計算、大數據計算等領域均有著一定的話語權。以互聯(lián)網巨頭BAT和AI獨角獸曠視科技Face++、科大訊飛、寒武紀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正在各自的核心業(yè)務中打造人工智能系統(tǒng),其應用效果絲毫不落后于谷歌、微軟等美國科技巨頭。從人臉識別到無人駕駛,中國企業(yè)正在以真正的技術實力刷新世界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
對于中國企業(yè)在AI產業(yè)化方面的優(yōu)勢,曠視科技Face++創(chuàng)始人兼CEO印奇這樣說,“從天時的角度來看,中國資本的過熱和政策的強力支持是非常好的發(fā)展機會。從地利來看,AI會帶來行業(yè)升級的機會,目前大部分中國人工智能企業(yè)選擇的金融、安防、交通等領域都是傳統(tǒng)行業(yè),這些領域體量很大,但是基礎性設施偏弱,急需升級,所以他們有非常強的動力引入新技術去快速發(fā)展。從人和的角度來看,深度學習還是一個偏算法和數學的工具,中國在數學方面積累了很多的人才。”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