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消息(艾斯)來自Omdia的最新研究報告預測,2019至2020年期間,可穿戴設備銷量將同比增長20%。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作為智能手表市場領導者的蘋果,其2020年第一季度在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智能配件領域的收入同比增長了22.5%,蘋果稱這創(chuàng)下了其可穿戴設備季度收入的新紀錄。這種銷售增長推動了一個更大的可穿戴設備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中包括已有使用經驗的用戶,也包括對健身或科技不太熟悉的“新手”用戶。
Omdia消費技術分析師Rishi Kaul表示,推動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激增的因素與以往一樣,那就是用戶的健身與健康狀況。然而,自疫情爆發(fā)以來,消費者對這兩個因素的關注急劇上升。隨著夏季到來后封禁措施的取消,這一趨勢將進一步加劇,人們將更加關注戶外運動,對可穿戴設備的興趣也會增強。
一些醫(yī)生已經將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水平與他們的感染嚴重程度聯系起來,另外一些醫(yī)療專業(yè)人士則關注于該病毒對心臟的影響。Garmin和谷歌旗下Fitbit等主要可穿戴設備供應商的設備都提供了血氧飽和度跟蹤和心率監(jiān)測功能。蘋果Apple Watch也支持心率監(jiān)測功能,并且有消息稱該設備今年年底將搭載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功能。
雖然Fitbit和Garmin的設備發(fā)布并不是由新冠病毒推動的,但兩家公司都聰明地將自己的設備與疫情聯系起來,Fitbit發(fā)布了題為《冠狀病毒對全球活動的影響》的內容,Garmin則更大膽地發(fā)布了一篇題為《你的Garmin設備可以檢測到冠狀病毒嗎?》的文章。這種類型的設備及其相關的市場營銷活動,將推動更高的可穿戴設備普及率,從而推動今年的可穿戴設備用戶數同比增長22.5%(根據Omdia的可穿戴設備銷售、用戶數和硬件收入預測報告)。
這一由數億個可穿戴設備構成的不斷增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為現有移動App發(fā)布者(如音樂App、健身App、商業(yè)App等)提供了新的參與渠道。App發(fā)布者應該評估下有多少用戶在使用可穿戴設備(例如通過使用手機內的數據或者詢問用戶是否連接了新設備)來確定這種方式的適用范圍。對于相關用戶來說,App發(fā)布者應該對用戶進行提示,并無縫地支持其可穿戴設備App下載。一些在疫情期間或之后的用戶參與用例包括基于鍛煉的服務(無論是什么樣的App類型)、基于位置的交易以及即時功能等。
可穿戴設備供應商、健身App發(fā)布者和健康App發(fā)布者還需要考慮新手健身用戶的需求。例如,一個從未有過持續(xù)鍛煉習慣的新用戶,將會尋求通過可穿戴設備來幫助指導他們的鍛煉模式。吸引這類用戶興趣的一個好方法,是在用戶購買可穿戴設備或進行App注冊時,捆綁提供在線課程、定制的鍛煉計劃,或者免費提供一年期的App訂閱等服務。
此外,存在對可穿戴設備感興趣的老年人購買者的可能性也很高。其中一些用戶也許不太了解設備的使用,可能需要幫助從他們的數據中獲得分析和見解。提示用戶在設備激活期間所需的幫助級別(也即,從簡單的指導到客服代為操作)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此外,當用戶的生物特征受到影響時(如血氧飽和度或心率變化),擴大自動通知的范圍將是至關重要的。
【注:Omdia由Informa Tech的研究部門(Ovum、Heavy Reading和Tractica)與收購的IHS Markit技術研究部門合并而成,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究機構?!?
- 中國電信研究院攜手產業(yè)界伙伴完成行業(yè)首次對稱速率50G-PON C+等級功率預算能力的系統(tǒng)級驗證
- 云計算的10個關鍵特征
- WinWin高端訪談:有框架、有技術、有標準,新加坡電信攜手華為邁向綠色Telco
- LightCounting CEO:3.2T時代,LPO和CPO優(yōu)勢更為明顯
- 突發(fā)!原中國電信集團總經理楊小偉被查
- 臺積電割肉喂鷹:一夕安寢之后又待如何?
- 中國電信2024-2025年服務器集采結果公布:18家廠商瓜分近170億大單
- 區(qū)塊鏈技術將如何改變醫(yī)療保健生態(tài)系統(tǒng)
- 阿里云王鵬:今年在智算中心導入800G,明年導入1.6T光模塊
- 應對網絡安全挑戰(zhàn):簡單指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