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知名咨詢公司GlobalData最新發(fā)布了《審視5G技術的成熟度和商用進程》(Review of 5G technology readiness and commercialization)報告,對5G RAN、5G Core、5G Transport三個領域的關鍵技術進行了評估,對行業(yè)主流供應商的5G競爭力進行點評。
在5G Transport領域,GlobalData評選出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為四家主流供應商。Ciena、Infinera和Fujitsu入選挑戰(zhàn)者陣營。本篇報道摘錄了報告中對5G Transport關鍵技術和四家主流供應商的核心觀點。
5G 承載的關鍵技術
5G應用場景尤其是實時性相關的物聯(lián)網應用中,無論是對5G承載(前傳,中傳和回傳)還是整個傳送網絡,都要求具備超低時延的性能。同時,承載網的帶寬需求也隨著無線信道帶寬的變化而改變,比如,信道頻譜帶寬由10-20MHz擴展為200MHz時,前傳所需的帶寬也由幾個Gbps提升至數十Gbps。
5G還在承載網中引入了非常嚴格的時間同步標準。ITU-T和3GPP定義的5G標準全網同步精度最大偏差為 1.5 μs。此外,帶間CA要求+/-130ns以內的時間精度,而5G高精度定位要求同步精度達到+/-10ns以內。
承載網的管控系統(tǒng)需要和無線的管控系統(tǒng)緊密結合,為5G應用場景提供動態(tài)網絡切片,這就要求承載網的管控系統(tǒng)引入SDN和實現自動化運維,并在跨IP和光網絡域中引入SR 等技術。
5G承載的競爭格局:四家領導者
愛立信在2018年9月推出了5G承載產品,同時結合了Juniper和ECI兩位合作伙伴的產品,構成了自己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在合作中,Juniper提供路由器組件(也應用于愛立信6000路由器的Junos操作系統(tǒng)),而ECI提供光回傳和城域分組光平臺,愛立信通過提供統(tǒng)一的控制、管理和編排功能,將5G承載與其他網絡統(tǒng)一管理,并提供網絡自動化功能。不同于愛立信在5G承載方案的合作方式,華為,諾基亞和中興通訊均自行完成5G承載所有設備和方案的研發(fā)。
華為在2017年8月推出了5G-ready承載解決方案X-haul。該方案包括光傳送、路由器、微波在內的多種技術。華為的解決方案支持源路由、FlexE、50GE接口、高精度同步選項以及控制和管理功能。華為的微波解決方案實現了10GE到基站,其光傳送可以通過全室外WDM設備提供高達100GE的鏈路帶寬。華為5G傳送支持端到端網絡切片和自動化功能,包括網絡SLA自我優(yōu)化。
諾基亞于2017年2月推出了Anyhaul移動承載解決方案。方案包括用于前傳、中傳和回傳的5G ready解決方案,分為微波、光纖、IP和寬帶四個部分。諾基亞的5G承載方式一開始以10GE站點連接作為標準,并在整個單板上實現SDN和虛擬化,提供可編程的IP互連滿足更高的業(yè)務要求。諾基亞提供7250 IXR-R6路由器、1830 PSS和VWM光傳送組件、Wavence微波產品、7360 ISAM FX和支持ISAM ONT 10Gbps的PON設備作為Anyhaul解決方案的組成部分。
中興通訊于2017年2月的MWC展上推出5G Flexhaul承載解決方案,并陸續(xù)在2017年和2018年推出了多款5G承載產品。中興通訊5G Flexhaul解決方案基于SDN的SR和FlexE技術,提供簡化的可編程IP連接。5G Flexhaul采用基于FlexE拓展的FlexE Channel,可實現超低延遲轉發(fā)和快速業(yè)務保護切換,以滿足5G嚴格的QoS要求。中興通訊提出的3A(精確時間源、高級時間戳、自適應時間算法)同步解決方案,可實現+/- 100ns以內端到端同步精度。
- 4端口PoE交換機完整指南
- 邁向智能與可持續(xù):塑造未來商業(yè)建筑的十大關鍵力量
- 價值15億美元:震有科技贏得剛果國家骨干光纖寬帶網絡項目
- 恒為科技2024年凈利潤2684.91萬元 同比下降65.92%
- 振動傳感器的 5 個關鍵應用
- 榮耀龔衛(wèi)林:AI Agent時代,終端可以發(fā)揮更大作用
- MWC25專訪:蜂窩無源物聯(lián)加速成熟 為萬物智聯(lián)新業(yè)態(tài)注入新動能
- 東方通被證監(jiān)會立案 股價20cm跌停
- 為什么防水PoE交換機最適合解決戶外問題
- 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yè)生態(tài)大會:深入探討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