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wǎng)·智能硬件1月22日 蘋果手機銷量超越三星,這是12年來首次。IDC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蘋果手機全球銷量達到2.346億臺,三星只有2.266億臺。
去年9月蘋果發(fā)布iPhone 15,蘋果手機的份額達到20%。IDC說:“上一次不是三星第一名還是回溯到2010年,2023年輪到蘋果了。
蘋果目前的市值約為2.8萬億美元,市場份額20.1%,三星約為19.4%。按營收和利潤計,蘋果都是第一,但這是蘋果在銷量上第一次占據(jù)首位。
三星面臨多重競爭壓力
為了奪回優(yōu)勢,三星已經推出Galaxy S24、S24 Plus、S24 Ultra,支持AI技術。分析師Ben Wood認為,IDC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對三星是一記重拳,今年的競爭仍然會很激烈。
Ben Wood說:“2024年競爭必然激烈,蘋果勢頭很猛,用戶忠誠,一旦用戶有了蘋果手機,就很難換成別的。”他還說:“三量必須盡力留住現(xiàn)有用戶,同時努力爭奪新用戶。”
Android市場碎片化加劇,三星必須和傳音、小米、榮耀競爭。IDC認為,華為新品在中國市場大獲成功,影響了三星,在中國市場華為也給蘋果帶來巨大威脅。
2023年全球手機總銷量約為11.7億臺,同比減少3.2%,預計2024年會緩慢恢復。
三星押注AI手機
在接下來的手機大戰(zhàn)中,AI可能會成為新的競爭焦點。
IDC分析師Bryan Ma說:“谷歌在AI方面有領先優(yōu)勢,因為它積累了豐富的數(shù)據(jù)和經驗,蘋果對AI倒是三緘其口,三星可以借助AI與蘋果實現(xiàn)差異化?!?/p>
想讓AI聊天機器人、App單純依靠硬件運行,不需要數(shù)據(jù)中心,在技術上面臨挑戰(zhàn)。一旦解決技術問題,程序響應程度將會更快,手機會更安全,功能更加個性化,還能幫AI提供商降低成本。
最近三星介紹了幾種AI功能,包括實時通話翻譯、錄音翻譯、視頻搜索和圖片編輯。S24、S24 Plus、S24 Ultra都支持上述功能,定價介于800-1300美元。
三星移動部門主管TM Roh說:“Galaxy S24以真正有意義的方式提供了移動AI功能,其它手機還沒有做到。我們的目標是展示移動AI的優(yōu)勢,為Galaxy用戶提供卓越移動體驗,改變日常生活。”
Canalys分析師Sheng Win Chow說:“生成式AI將與三星的長期產品戰(zhàn)略融合,特別是與高溢價、旗艦產品融合。三星將尋找新方法與蘋果競爭,在Androi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擴大優(yōu)勢,通過產品創(chuàng)新、業(yè)務模式而非硬件來擴大。”
根據(jù)Canalys預測,今年出貨的手機約有5%會支持AI,到2027年AI手機總銷量達到6.35億臺,相當于全球手機銷量的45%。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為,未來幾年三星將會占據(jù)AI手機市場約一半的份額。
AI競爭不限單一手機市場
雖然美國很多科技企業(yè)極力鼓吹AI,但Daishin Securities分析師Park Kang-ho警告說:“我并不認為新增的AI功能有足夠的吸引力,只有連接到汽車、家電、PC等設備,才能增加IT設備的整體需求。”
在中國市場,三星已經沒有多少份額,蘋果的最大對手是中國品牌。華為、小米的目標是讓手機與高科技汽車融合,在蘋果進入之前先奪取盡可能多的市場。
當然,這種言論有些抬高蘋果,即使是在手機領域,蘋果的優(yōu)勢也已經漸漸不明顯。
Mizuho Bank研究人員Tang Jin說:“中國智能手機巨頭現(xiàn)在已經看到了汽車的重要性,以軟件定義方式制造智能汽車是新道路,中國手機商想搶先蘋果一步?!?(小刀)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國ITC裁定聯(lián)想智能手機侵犯愛立信專利
- 英特爾高通隔空叫陣:兩大巨頭在較什么勁?
- IDC最新預測:2024年PC和平板電腦市場將增長3.8%至4.035億臺
- 蘋果Vision Pro頭顯即將登陸中國臺灣,12月17日正式發(fā)售
- 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首次遭遇季度下滑,三星旗艦機型表現(xiàn)不佳是主因
- HUAWEI Mate X6 震撼登場,折疊引領者,巔峰再跨越
- 五年持續(xù)領跑,華為折疊屏一步領先,一路領先
- 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3.2 英寸首發(fā)亮相,鴻蒙專業(yè)生產力體驗再升級
- 華為凌霄子母路由 Q7 網(wǎng)線版推出,讓每個房間都有滿格信號
- 華為發(fā)布HUAWEI WATCH D2,開啟腕上血壓管理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