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消息,蘋果公司歷史上最強的Mac電腦——iMac Pro將在12月14日開售,實際上它在6月的WWDC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就已經發(fā)布,時隔6個月之后終于開售。
新浪數碼與您一起來溫習一下這款定位工作站級別的專業(yè)電腦的特性。
1 全黑外觀
雖然采用了跟之前iMac一體機幾乎一樣樣的模具,也就是屏幕和主機一體化的設計,但iMac Pro最顯眼的,是它全黑色(其實官方叫它深空灰)外觀,以此區(qū)別于家用的iMac。
蘋果甚至給它單獨配備了一套黑色的鍵盤和鼠標——也是目前既有的Magic Mouse和Keyboard的外觀,只是“黑化”而已。據外媒透露,這款產品的隨機Lightning數據線都是黑色的,做到了完整統一。
背部多了一排散熱口
除了黑色外觀,iMac Pro的內部結構跟iMac完全不一樣,畢竟是配置了英特爾至強Xeon的產品,它的發(fā)熱量會更大,所以在電腦的背部,你會看到它比iMac多了一排散熱孔。
內部結構跟iMac完全不一樣
背部的接口不少,包括3.5毫米耳機口。讀卡器,4個UBS 3.0和4個Thunderbolt 3 (USB-C形態(tài)) 的接口,以及網卡接口,但為了美觀,它們都在屏幕后面,插拔可能稍有不便。
2 關于配置
蘋果在發(fā)布會上公布過這款產品將有至強8核、10核、18核等多個版本可選,蘋果沒有說具體型號,但從“睿頻到4.5GHz”的描述上,應該是全新Xeon W系列芯片,這是英特爾在9月的IFA大會上發(fā)布的產品,采用LGA2066插槽,Skylake-SP 架構,有8核、10核和18核等多種配置,最高可睿頻到4.5GHz,最高支持到512GB的ECC RDIMM / LRDIMM內存。
另外在配置單里還多了個Xeon 14核處理器,這倒是第一次見到。
Xeon W系列處理器
另外還有顯卡,按發(fā)布時間算,iMac Pro是首款搭載Radeon Pro Vega的機器,在發(fā)布的時候,這顯卡都還沒正式發(fā)布。類似“每秒 11 萬億次單精度浮點運算,每秒 22 萬億次半精度浮點運算”這種參數就不列舉了。蘋果想通過這塊顯卡強調給iMac Pro的受眾、也就是專業(yè)的音頻和視頻工作者它的圖形運算性能。
它的官網配圖有個HTC Vive VR頭盔,這也是個耗費硬件的東西,但蘋果又加了一行標注:不止置身于VR世界,還能從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后者才是重點,也是對硬件要求更高的。
內存方面,iMac Pro可以最高配備128GB的DDR4 ECC內存(注意,128GB是內存不是硬盤),以及最大4TB的固態(tài)硬盤。
另外,這款電腦是不能自己換內存的,你最好在購買時候就想好以后的拓展空間。雖說也能從屏幕那邊自己拆開換,但那會失去保修。
背后沒有可以自己拆的內存艙門
3 它是給誰用的
根據蘋果公布的消息,12月14日上市的iMac Pro將是8和10核處理器的版本,14和18個核心的iMac Pro將在明年上市。蘋果自己的定義是:視頻編輯,3D動畫師,音樂家,軟件開發(fā)者和科學家們。
這臺產品的定義就是“工作站”,說白了是一個高級的生產力工具,能花4999美元(未含稅約合人民幣3.3萬元)買它的,是能用它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的人,何況這4999元美元才是起步價,一般人應該都不會選4GB內存版。
專業(yè)級別產品是專業(yè)人士用的
在它的上一代產品Mac Pro(就是俗稱垃圾桶那個電腦)發(fā)布的時候,我們認識的一位攝影師評價:買它的就是接兩次活就能把機器錢掙出來的人。
所以問這款產品能不能“吃雞”打游戲之類的,顯然是大材小用了,這情景大約等于一般人家買個挖掘機當代步工具。
- 小米新品米家智能變頻歐式吸油煙機:打破油煙困擾,國補價僅1359.2元起
- 小米全新洗碗機上架:消存一體升級,價格親民,讓清潔更高效
- 石頭科技穩(wěn)健增長,2024年營收突破百億大關,凈利潤增長38%!
- 華為智慧屏S6 Pro破曉上市:靈犀遙控+鴻蒙AI,僅6499起,顛覆你對智慧屏的認知
- Arm版Windows成功安裝到手表,顛覆科技新篇章
- 馬斯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開放病患登記,揭開人類未來新篇章
- 飛牛私有云OS升級,新增DDNS服務商華為云支持,企業(yè)上云更輕松
- 三星突破固態(tài)電池技術,Galaxy Ring 2首發(fā),續(xù)航革命即將來臨
- 蘋果成特朗普關稅受害者,在印度等五國的多元化生產遭打擊
- 中興新款5G移動路由器:自研芯片+R16技術,699元!性價比炸裂!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