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體熱議谷歌重返中國:從云服務開始,難度相當大


極客網·極客觀察(小刀)8月7日,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市場,2018年,谷歌卻想回到中國市場。

外媒TheIntercept報道說谷歌計劃讓搜索服務重返中國,消息可能并不屬實,無論怎樣,《人民日報》已經在Twitter、Facebook刊文,表達友好意愿:“歡迎 Google回到中國大陸,但前提是遵守政府相關的法律政策。”

谷歌服務重返中國市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全球各大媒體又是如何評價的?我們對此進行梳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南華早報

為搜索入華鋪路 先與騰訊百度展開云合作

谷歌想回歸中國,為了達成目標,它會先奠定基礎。怎么做呢?先將云業(yè)務帶到中國。

知情人士說,谷歌正在與騰訊、浪潮及其它中國企業(yè)談判,想讓它們在中國提供云服務。知情人士還說,早在2018年年初,談判就開始了,到了3月末,谷歌縮小候選范圍,有3家企業(yè)入圍。然而由于中美貿易戰(zhàn)升溫,談判受到影響。知情人士還說,計劃會不會繼續(xù)推進現在還不確定。

谷歌準備先在中國推出基于互聯網的服務,比如Drive和Docs,這些服務通過數據中心、中國服務器提供商提供,其它美國云企業(yè)也以這樣的方式進入中國。在全球大多地方,谷歌云計算部門會租賃計算力和存儲空間,然后銷售辦公生產力App組合產品,名叫G Suite,它們在谷歌自己的數據中心運行。中國只允許數據信息存儲在國內,但在大陸谷歌沒有自己的數據中心,所以它要與本地企業(yè)合作。

上周,谷歌云計算主管Diane Greene透露說,她希望業(yè)務能在本地云上提供,但拒絕就中國計劃置評。從招聘消息看,谷歌正在為云業(yè)務招募上海業(yè)務拓展經理。招聘信息明確要求求職者了解中國,在中國擁有工作經驗。

如果能與中國科技企業(yè)(比如騰訊、浪潮)合作,谷歌就能結識強大的盟友,幫助它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多年來,雖然谷歌想在中國重建業(yè)務,但是進展緩慢,最近卻突然加速。

今年,谷歌在香港建設數據中心,1月又在北京設立AI研發(fā)中心。谷歌與其它Alphabet企業(yè)都向中國企業(yè)投入更多資金。與中國云企業(yè)合作,可以幫助谷歌抵抗更大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微軟。2017年年末,亞馬遜達成交易,將中國服務器及其它云資產出售給北京Sinnet,微軟也與世紀互聯簽署相似的合作協議。

如果與騰訊合作,谷歌的伙伴更加高調顯眼,但是這種合作也有副作用,它會招來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yè)的競爭。

Synergy分析師John Dinsdale認為,中國是第二大云市場,本地企業(yè)占主導,谷歌等國外企業(yè)想進入很難。他補充說:“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只是進入相當困難?!?月份Synergy公布報告,認為谷歌在亞洲云計算市場只能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別是亞馬遜、阿里巴巴和微軟。

紐約時報

中國新一代在沒有谷歌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并不需要它們

在中國,許多年輕人對谷歌、Twitter、Facebook所知甚少,中國互聯網與其它地區(qū)存在隔閡。

對于美國及其它西方互聯網巨頭來說,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漸漸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盡管如此,美國互聯網巨頭還是在嘗試。例如,谷歌為中國智能手機提供一個修改版搜索引擎,然后才進入中國。上個月,Facebook獲準在浙江設立分公司,只是很快許可就被撤銷。

即使西方App和網站進入中國,在年輕人的臉上也只會看到冷漠。

23歲的Zhang Yeqiong是一名客服代表,他說:“我是在百度的影子下長大的,早就習慣了?!?/p>

QZ

因為沒有了布林 谷歌重返中國才會更有可能

在《In the Plex》一書中,曾經介紹這樣一幕:

谷歌一些高管(比如施密特)認為,在中國推出修改版搜索引擎是值得的,但是谷歌聯合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卻感到猶豫。為什么?主要是受到童年的影響,小時候,因為前蘇聯反對猶太人,布林的父母逃到美國,他也來到美國。谷歌前公共政策主管Andrew McLaughlin曾說,因為布林曾經是難民,所以當企業(yè)想在特殊環(huán)境中做生意時,他會比較敏感,保持懷疑。

然而在2015年時,布林在谷歌的影響力被削弱,他當時的角色變了,只是擔任Alphabet總裁。

谷歌曾經說過,自己的使命是讓用戶接入信息,建設開放的互聯網,2015年,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成為谷歌CEO,他并沒有說重返中國等于違背承諾。相反,他似乎成為重返中國的幕后推手。2016年,皮查伊曾暗示谷歌搜索可能會重返中國。他接受Recoder記者采訪時表示:“我想服務每一個角落的用戶,谷歌是為每一個人服務的。我們也想在中國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p>

為什么態(tài)度不同?可能是因為皮查伊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長大。我們都知道,皮查伊在印度度過童年,那里的環(huán)境比中國更惡劣,印度羨慕中國能夠創(chuàng)造巨大的經濟奇跡。皮查伊高度相信科技能夠讓民眾生活變得更好。

The Verge

爭奪AI人才 谷歌重返中國完全有必要

現在與當年大不相同,硅谷眼前的全球格局已經變了樣。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國家,科技巨頭的產品和服務更加普及。中國擁有7.72億網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如果光是為將自己塑造成某個信仰的象征,將這塊蛋糕拋棄,顯然不明智。要知道,象征是無法刺激利潤增長的。

與當年相比,谷歌的領導者也換了人。與谷歌聯合創(chuàng)始人布林相比,現任CEO皮查伊對中國的看法明顯不同。皮查伊暗示公司對中國有興趣,去年12月,他還作為嘉賓來到中國參加互聯網會議,3月份又到北京參加開發(fā)者論壇,贊揚中國在AI領域取得進步。

在中國招募AI人才相當重要。消息人士說,中美圍繞AI展開競賽,誰能從全球招募足夠多的人才,誰就能占據上風。只有在中國招募更多人才,才能讓谷歌在競爭中保持領先。

谷歌已經離開中國8年,有些員工被谷歌的信仰吸引,為它工作,現在它想重返中國更加困難了。百度變得比過去更加強大,早在2010年時,它在中國市場就已經超越谷歌。

連線

谷歌重返中國障礙太多了

關注中國科技市場和歐亞政策的專家Paul Triolo認為,中國公眾可能會試用谷用服務,站在中國用戶角度看,這些服務能帶來幫助,它會贏得許多用戶。

但是,如果谷歌想繼續(xù)前進,必須遵守去年推出的新網絡安全法規(guī)。新法規(guī)正在穩(wěn)步推進,它大大改變了中國、美國科技企業(yè)的運營方式。

不論在美國還是在其它市場,谷歌的模式都是這樣的:將用戶活動組成個人檔案,比如網絡搜索活動,然后廣告商會利用檔案發(fā)送精準廣告。谷歌也許可以推出一個搜索App,剔除用戶個人資料,純粹根據用戶輸入的內容提供廣告。The Information還報道說,谷歌準備在中國推出新聞聚合App。

在中國,已經有許多人使用新聞聚合服務,比如今日頭條的服務,它們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為用戶定制新聞內容。耶魯大學 Paul Tsai 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Graham Webster認為,如果想與中國本地企業(yè)競爭,谷歌需要收集大量用戶檔案。他還說:“谷歌必須掌握大量數據,知道用戶對什么內容感興趣。如果監(jiān)管機構想知道誰查看了信息,從理論上講,谷歌應該告知答案?!?/p>

想獲得許可,讓新聞產品進入中國,不是一件易事,短期之內可能無法拿到許可證。中國貿易關系緊張,對于這樣的新聞服務,中美都不會太歡迎。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8-07
全球媒體熱議谷歌重返中國:從云服務開始,難度相當大
外媒TheIntercept報道說谷歌計劃讓搜索服務重返中國,消息可能并不屬實,無論怎樣,《人民日報》已經在Twitter、Facebook刊文,表達友好意愿:“歡迎 Google回到中國大陸,但前提是遵守政府相關的法律政策?!?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