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多地出現余額寶被騙案 警方發(fā)預警

用騙子的手機號辦銀行卡 騙子又用來捆綁“余額寶”

結果,一下被轉走15萬

省內多地出現余額寶被騙案,警方發(fā)預警

新華報業(yè)網訊 近期,省內接連發(fā)生利用余額寶詐騙或盜竊的案件,南通等地公安機關專門就此發(fā)出防范預警,要盡量選擇安全系數相對較高的支付方式,以確保網上資金賬戶的安全。

一串案件

“余額寶”成了騙子的“金元寶”

今年1月初,南通市民金先生收到陌生人的一條短信,告知他能夠辦理透支額度達50萬元的中國銀行信用卡。金先生正好需要資金,當即與對方取得聯(lián)系。通過交流,他按對方指示先在市區(qū)一家中行網點辦了一張借記卡,聯(lián)系電話留的是對方號碼,并將借記卡的相關信息提供給了對方。不久,對方又以查驗金先生的還款能力為由,讓金先生向該賬戶內匯入15萬元。不料,1月底時金先生卻發(fā)現,銀行卡內的15萬元不翼而飛。辦案民警通過偵查發(fā)現,騙子早已把自己手機與自己的“余額寶”綁定,而金先生的15萬元存款進入的那個新辦的借記卡賬戶,是以騙子手機號碼辦的賬戶,這筆錢一到賬,就被騙子通過“余額寶”轉走了。

無獨有偶。常熟市民鄒女士在余額寶上存了12萬元。2月17日,鄒女士急需用錢,但余額寶規(guī)定每天只能轉出5萬元。最后在網上百度(170.93, -7.99, -4.47%)到一個400的服務號碼,上面顯示的是余額寶人工客服電話。編號為109的客服聽了鄒女士描述后,表示只要將5萬元跟7萬元綁定在一起,便可以在當天全部轉賬成功。鄒女士仔細詢問了客服綁定存款方式后,就來到銀行自助柜員機上,按客服指示一步步操作。操作過程中,鄒女士收到一條銀行發(fā)來的驗證碼,她按對方要求將此驗證碼告訴了客服。但操作成功后,鄒女士的手機上沒接到轉入成功的短信,卻提示自己的銀行卡內轉出4.9萬多。

作案特點

三類交易行為威脅余額寶安全

南通警方通過梳理發(fā)現,網民使用余額寶等快捷支付時,有以下三種行為容易導致賬戶資金被盜。

第一種是下家登錄“牽走”儲戶資金。不少網民怕賬號記不住或是嫌登錄麻煩,將賬號與電腦綁定設置為自動登錄,當個人電腦出售時,未及時清理電腦中個人隱私內容,導致個人賬戶被盜。

第二種是手機失去信號或丟失致資金被盜。不少市民習慣將淘寶賬號、快捷支付銀行卡等與手機綁定,一旦手機丟失,犯罪分子便以異地補辦手機卡方式獲取手機驗證碼,然后更改快捷支付密碼實施盜竊。

第三種是網銀木馬肆虐致快捷支付安全受損。用戶在使用微信等聊天工具時,接收發(fā)來的圖片或鏈接,一不留神就會中了木馬,而這些手機木馬可以劫持手機短信、賬戶等資料,恰巧這些又是網銀、支付寶、郵箱等應用安全防護的關鍵信息,因此會帶來極大的財產安全風險。

四大提醒

盡量采用安全性高的支付方式

1、網民應選擇安全性相對較高的支付方式,并安裝及時更新的殺毒軟件,網絡聊天時,盡量不要接收陌生人發(fā)送的鏈接或圖片,一旦發(fā)現中了木馬病毒,要立即修改賬戶密碼,與支付寶客服取得聯(lián)系確認安全;

2、網民應設置安全系數較高的支付密碼,并定期修改,各種網絡工具的登錄、支付密碼盡量不要設置自動登錄、自動保存;

3、網民勿將個人隱私信息隨意長期保存在電腦、手機中,要及時加密、備份;

4、不輕易點開不安全的網頁和鏈接,不隨意下載不安全的信息,不在公共電腦上登錄支付寶,一旦發(fā)現余額寶被盜,立即報案,以便警方破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03-02
省內多地出現余額寶被騙案 警方發(fā)預警
用騙子的手機號辦銀行卡 騙子又用來捆綁余額寶結果,一下被轉走15萬省內多地出現余額寶被騙案,警方發(fā)預警新華報業(yè)網訊 近期,省內接連發(fā)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