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認為直銷模式目前是中國SaaS銷售策略的主流,而更具中國本土化營銷特色,更擅于借力打力的渠道分銷模式有點失寵。一方面,SaaS產品普遍定價不高,很難讓渠道商產生粘性,另一方面有很多SaaS廠商懷揣著一顆“鬧革命”的心殺入市場,對由渠道商占據主導的傳統(tǒng)軟件分銷模式棄之如敝履。到底SaaS能不能用渠道模式?相信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有疑問。本期麥達公開課誠邀杭州利伊享數據科技公司、杭州日思夜享數據科技公司董事長&創(chuàng)始人朱家成為大家答疑解惑。
SaaS產品需要渠道
傳統(tǒng)軟件市場“渠道為王”被奉為圭臬,到了互聯網時代SaaS模式,有些專家呼吁去中間環(huán)節(jié),讓產品直達客戶。傳言一些渠道商因此如坐針氈,生怕自己這中間環(huán)節(jié)成為雞肋。還有人說SaaS軟件低價無利可圖,見慣了大世面的渠道商看不上那點蠅頭小利。有數據表明中國SaaS市場有超過85%的銷售來自直銷,無論是哪種傳聞,渠道商在SaaS這里表現不佳。渠道商真的不行嗎?為什么阿里軟件CEO王濤曾有“沒有渠道商的SaaS產業(yè)鏈,構建不了完整的中國SaaS市場。”這一斷言呢?
其實無論渠道還是直銷,都有成功的案例。比如銷售易、紛享銷客等都是以直銷為主開疆擴土。而另一方面EC、易訂貨等則是渠道模式攻城略地??梢娗朗荢aaS市場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王的斷言并沒有錯,SaaS產品需要渠道。而且隨著SaaS市場越來越成熟,企業(yè)用戶對SaaS產品的接受程度也有提升,新興企業(yè)更傾向于選擇SaaS產品。SaaS產品的利潤空間逐年擴大,渠道商也愿意加入SaaS行業(yè),可以預見未來SaaS領域渠道商的重要性必將回升。
此外歷任金蝶(中國)ERP事業(yè)部總經理、渠道事業(yè)部總經理、浙江區(qū)總經理現為小寶招商CEO的朱家成認為渠道比員工更重要。建立渠道是個長期的事,渠道存在于公司生態(tài)鏈中,即使員工離開了公司渠道也不會離開。甚至有的公司鼓勵老員工創(chuàng)業(yè)分流,支持他們做公司的渠道。朱家成也指出即使考慮做渠道,公司也要有幾個核心的直銷人員去樹立銷售模式,這樣才能將公司成功的銷售模式復制到渠道中。只是不同的戰(zhàn)略造就了不同的主次之分,但SaaS公司無論采用什么樣的銷售策略,什么樣的組合方式,只要能夠快速擴張,搶占市場,就應該全力以赴。
所以對于SaaS產品不能一概而論說渠道好還是直銷好。銷售模式沒有好壞,關鍵還要看公司產品適合什么銷售模式。
重體量需要后期服務的SaaS產品適合做渠道
所謂適合都是雙向的,即公司的產品需要渠道,同時渠道商也愿意為公司服務。這也就注定無利可圖的輕量SaaS產品不適合渠道,比如有道筆記,在互聯網上完全可以推廣。而一些比較重可能會有后期服務的產品就適合做渠道。
朱家成給出了量化指標。他認為優(yōu)秀的SaaS公司實現兩個指標:一是LTV(用戶終身價值)要大于3倍的CAC(獲客成本);二是CAC(獲客成本)要小于12倍的MRR(月經常性收入)。如果通過互聯網方式獲客成本很低,能夠使客戶滿意,就不需要渠道。重體量產品獲客成本高,就需要借力打力的渠道商來打通市場,且因其價格高有利可圖,渠道商也樂于加入。,
另外沒有品牌之前不要做渠道。在課上朱家成道出了一句銷售界的金玉良言“無品牌無渠道”,尤其是SaaS領域,不是看市場有多大,而是看公司在細分市場占什么地位,有沒有品牌認知度,有沒有影響力。若沒有品牌就貿然去做渠道無異于找死,因為沒有品牌很難得到老謀深算的渠道商認可。高成本的渠道建設也會給本就拮據的初創(chuàng)公司雪上加霜。初創(chuàng)公司首先還是要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有了一定知名度后再做渠道。
互聯網時代SaaS,是直銷還是渠道不能一概而論,但不論直銷還是營銷都是銷售戰(zhàn)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公司首先要考慮如何獲取客戶,CAC(獲客成本)、獲客效率是多少,考慮明白后,才能制定適合公司發(fā)展的銷售戰(zhàn)略,才能去攻城略地。
麥達數字(股票代碼:002137)成立于1998年,于2007年在深交所A股掛牌上市。2015年通過并購成功切入互聯網數字營銷,并以此為基礎向企業(yè)級SaaS服務領域延伸,成為A股首家提出SaaS戰(zhàn)略的上市公司。
麥達數字立志在未來3-5年內打造完善的企業(yè)級SaaS服務平臺及生態(tài)圈,正積極整合、孵化SaaS領域優(yōu)質資源。麥達公開課是麥達數字旗下云集一眾SaaS領域的專家,針對中國SaaS領域的前沿趨勢、發(fā)展方向及資本環(huán)境,與國內SaaS參與者定期分享的平臺。
- 智駕領域智界就是第一?問界排第幾?
- ChatGPT推出圖片管理功能:AI創(chuàng)作更高效!
- 抵御關稅沖擊,美國PC市場2025年Q1逆襲:出貨量激增12.6%,庫存量將大增
- 全球電車風潮涌動:中國與歐洲領跑,同比增長29%的電動汽車銷量新篇章
- AI編程大勢所趨:半年內90%,一年內幾乎全部代碼由AI編寫
- iPhone 17系列機模意外曝光,小米SU7 Pro交付時間嚇壞用戶
- 福耀科技大學獲批,曹德旺回應:壓力山大,批下來就要做好,求真務實才是關鍵
- 特斯拉Cybertruck新功能:FSD大更新,輕松實現停車啟動、智能召喚與倒車,駕駛更智能!
- 大眾汽車裁員風暴來襲:軟件部門Cariad大刀揮向三成崗位,風雨飄搖中的裁員序幕?
- 保時捷扛不住壓力裁員3900人:全球跑車銷量王也難逃經濟寒冬?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