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在機艙中想要安靜聽聽音樂放松并備戰(zhàn)時,卻被噪聲不斷打擾;辦公室一族經常需要認真思考策劃案,卻總被中央空調運行的噪聲或同事不停的交頭接耳打斷思路;上班族對于地鐵和公交車里的噪聲雖然早已習以為常,但那僅有的非工作的路上時間,如果可以遠離噪聲的打擾,享受一下音樂,準備迎接一天的緊張工作也是非常珍貴。針對這一痛點,降噪耳機應需而生。
在耳機領域,降噪分為兩種:被動降噪和主動降噪。前者其實在日常非常普遍,按照耳機使用材料和部位又可分為減振噪聲、吸音噪聲和隔音噪聲這三種處理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通常是多種方法復合使用。按照目前的材料技術和處理工藝,對于環(huán)境噪音有一定消除作用。主動降噪技術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相對陌生一點,但是以飛利浦影音為代表的影音品牌,已經在這條技術道路上頗有建樹。
因為即使是被動降噪技術的耳機,它卻無法抵抗低頻的噪音,所以這就促成了主動降噪技術的發(fā)展,主動降噪功能就是通過降噪系統產生與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聲波,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想要積極主動地消除噪聲,“有源消聲”這一技術被研發(fā)出來。它的原理是:所有的聲音都由一定的頻譜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種聲音,其頻譜與所要消除的噪聲完全 一樣,只是相位剛好相反,就可以將這噪聲完全抵消掉。
飛利浦無線降噪耳機SHB9850NC,就混合了被動降噪和主動降噪,用設計和技術雙管齊下,把降噪進行到底。
從外部造型設計上,SHB9850NC擁有非常厚實的記憶海綿耳墊,可以將雙耳完全包裹在內,與外界環(huán)境隔絕。與此同時,人體工程學設計,加上精心挑選的柔軟材料,最大程度減少了對于雙耳的壓迫。即便是長時間佩戴,SHB9850NC也能保證很好的舒適感。
在主動降噪方面,SHB9850NC的核心是ActiveShield Pro™。這是一種先進的主動混合降噪技術,利用麥克風感應器和電子系統產生一個環(huán)境噪音的反向復本并傳輸到人的耳朵,當耳機單元產生反向噪音復本的時候,環(huán)境噪音會被大幅度降低。SHB9850NC分別裝置了兩個前饋麥克風(耳罩內的麥克風)和后饋麥克風(耳罩外的麥克風),其中前饋麥克風可涵蓋更寬的頻率帶寬,而后饋麥克風則提供強化噪音降低。在ActiveShield Pro™技術的加持下,SHB9850NC可降低絕大多數的環(huán)境噪音,整個世界突然安靜下來。
此外,SHB9850NC還有一些非常具有實用性的技術,比如支持AAC與aptX藍牙音頻編碼,能夠為你帶來CD般的純正音效,有線連接下的SHB9850NC,還通過了業(yè)界極為嚴苛的Hi-res“小金標”認證。除了穩(wěn)定高效的藍牙連接,SHB9850NC還提供了更方便的NFC連接。NFC全稱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種基于極低功率的無線電頻率的通訊,專為在兩個設備中通過互相接觸傳輸小規(guī)模數據?,F在NFC最多的運用在于手機支付系統,分享聯系人,照片和視頻文件上。音頻行業(yè)也加入NFC的陣營,開始采用NFC模塊在音響系統上,主要用于通過觸碰特定區(qū)域來自動建立藍牙連接。SHB9850NC的NFC可以“一觸即連 One-touch”,只要把打開NFC功能的智能設備觸碰耳罩上的NFC區(qū)域,耳機會自動打開,匹配藍也并開始傳輸音樂。而當另外一個打開NFC功能的智能設備觸碰到耳罩的NFC區(qū)域,它就會自動取得音響的藍牙控制權。
繁華世界,往往容易有更多的焦慮。為了生活而拼搏的同時,短暫的寧靜可能是對抗焦慮,梳理內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選擇SHB9850NC,遠離喧囂,試著讓自己靜下來,先從一首喜歡的歌曲開始。
- 智駕領域智界就是第一?問界排第幾?
- ChatGPT推出圖片管理功能:AI創(chuàng)作更高效!
- 抵御關稅沖擊,美國PC市場2025年Q1逆襲:出貨量激增12.6%,庫存量將大增
- 全球電車風潮涌動:中國與歐洲領跑,同比增長29%的電動汽車銷量新篇章
- AI編程大勢所趨:半年內90%,一年內幾乎全部代碼由AI編寫
- iPhone 17系列機模意外曝光,小米SU7 Pro交付時間嚇壞用戶
- 福耀科技大學獲批,曹德旺回應:壓力山大,批下來就要做好,求真務實才是關鍵
- 特斯拉Cybertruck新功能:FSD大更新,輕松實現停車啟動、智能召喚與倒車,駕駛更智能!
- 大眾汽車裁員風暴來襲:軟件部門Cariad大刀揮向三成崗位,風雨飄搖中的裁員序幕?
- 保時捷扛不住壓力裁員3900人:全球跑車銷量王也難逃經濟寒冬?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