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從最初的語音交流的設備,到如今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交流渠道從聽覺轉移到了視覺?,F(xiàn)在,我們開口不多,表達的內容卻愈加豐富。從自拍與貼紙,到gif動圖與表情符號,社交時代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圖片和內容取代了語音和文字。根據(jù)InfoTrends統(tǒng)計,2017年內用戶用智能手機拍攝了1.2萬億張數(shù)碼照片。人們每天發(fā)送超過50億個表情符號與10億張GIF圖片。這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都在證明——我們已經變成了視覺故事講述者。
日前,三星電子正式在中國發(fā)布Galaxy S9以及S9+智能手機,并通過三星前沿的尖端拍攝技術,讓消費者可以更便捷地通過豐富的圖片、視頻和動態(tài)形象來表達個性自我,感受煥然一新的使用體驗。
精彩瞬間,細膩綻放
生活中唯美畫面總是轉瞬即逝,若能用鏡頭捕捉,便能隨時收獲感動。Galaxy S9以其高達960幀/秒的快門速度,打造凝時拍攝功能,方便您記錄生活每一個“轉瞬即逝”的特殊時刻。
Galaxy S9的凝時拍攝功能一旦啟動,用戶所體驗到的將不僅僅是“快感”,更是“智感”。為了讓慢鏡頭的捕捉過程更加便捷,三星引進了先進的智能科技——動態(tài)自動偵測技術——來強化其功能特性,保證生活中每個瞬間都能“精彩在握”。
同時,先進的攝影頭還能實現(xiàn)凝時拍攝的定制和分享服務。用戶可將自己的圖像通過3個回放選項(即循環(huán)、逆序和動態(tài)旋轉)制成GIF動圖以進行保存和傳閱,此外,用戶還可從音樂庫調取音樂文件,或根據(jù)凝時拍攝的35個內置選項制成音軌背景;凝時拍攝下剪輯的圖片還可作為Galaxy S9的主屏或鎖屏的背景圖片。
弱光環(huán)境下的躍動畫質
出色的光線感應是造就高質量照片的秘訣。但在日常情況下,拍攝照片的環(huán)境往往難以實現(xiàn)理想的光線條件,而且大部分智能手機相機都有固定的光圈,無法調節(jié)適應暗光或過亮的光線環(huán)境,從而導致照片出現(xiàn)過多噪點或過曝的狀況。而Galaxy S9的先進鏡頭猶如人的雙眸,能適應各種光線環(huán)境,可根據(jù)光線的強弱自動調節(jié)進光量,無論何時何地,畫質鮮活清晰,圖像躍然紙上。
類似人眼虹膜擴張與收縮原理相似的F1.5/F2.4智能可變光圈,可在光線太暗或太亮時能自動調節(jié),使得在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下拍攝的照片都十分透亮、清晰。而且Galaxy S9最新版的多幀降噪技術可快速連續(xù)抓取、合并12張圖像,可達成30%的降噪效果,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弱光環(huán)境下的畫面品質,締造驚艷的攝影體驗。
動態(tài)萌拍,讓溝通更加生動
動物表情符號和卡通萌物,雖然會讓用戶的溝通變得更加趣味橫生,但卻不足以彰顯用戶的獨特個性。為此,三星 Galaxy S9推出動態(tài)萌拍功能,讓您的溝通交流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同時又富有個性,張揚不羈。
在自拍模式下,Galaxy S9的機器學習算法會對用戶100多項面部特征進行自動分析,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臉頰和前額等,先進的處理器會基于精準的數(shù)據(jù)構建一個私人的3D頭像。因此通過“動態(tài)萌拍”,可以打造出與自己十分相似的3D表情。除支持發(fā)布時預設的18種表情外,每一個立體表情符都能模仿用戶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動態(tài)影像的舉止投足盡在掌控之中。
如今人們對手機相機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拍照功能上——而是更側重于促進溝通與交流。消費者期盼智能手機能夠配備最前沿的拍攝技術,利用高質量的圖像和拍攝方式來表達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而在Galaxy S9及S9+上,我們看到了三星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滿足,可以讓消費者更便捷地通過豐富的圖片、視頻和動態(tài)形象來表達個性自我,感受煥然一新的使用體驗,定格瞬間,留下回憶。
- 歐盟欲斷碳纖維供應鏈,日本材料業(yè)面臨挑戰(zhàn):禁碳能否突圍?
- 微信新功能引熱議,騰訊高管回應沖上熱搜:理性討論,勿過度解讀
- 順風車司機高速上開輔助駕駛剪指甲?官方回應:嚴查違規(guī)行為
- 2024年車市競爭白熱化,賽力斯領跑毛利率,理想汽車能否后來居上?
- 阿里云助力地平線智駕大模型訓練:從云端到端,智能駕駛再提速
- 供應鏈揭秘:iPhone若重返美國制造,售價飆升至令人咋舌的2.5萬元
- 華盛頓州特斯拉超充站爆炸疑云:小型炸彈引發(fā)?真相待解
- 劉強東下單蔚來ET9,李斌親自交車:這輛電動跑車會如何改變他的出行方式?
- 阿里云劉偉光:揭秘未來新模式:AI Agent Store,讓智能生活更進一步
- 阿里云百煉創(chuàng)新助力:MCP服務部署與調用輕松實現(xiàn),幾分鐘搭建Agent,高效運維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