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曾有業(yè)界大佬說過“目前很多手機在功能和工藝上還做得不夠好,比如千元手機基本談不上什么工藝?!?/p>
當時很多手機廠商公開贊同這個說法,但回過身去還在繼續(xù)生產著低成本的手機。但是隨著蘋果、三星這些高端手機求精的工藝,也讓國內消費者對手機外觀、手感等細節(jié)更加在意,國內手機廠商也很快嗅到了新的用戶痛點,紛紛開始采用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機身材質。
一、 關注手機材質源于“奧氏體”
現(xiàn)階段手機,除了全塑料機身,金屬用料一般分為鋁鎂合金和不銹鋼兩種。
蘋果iPhone材質是由早期的不銹鋼轉變?yōu)殇X鎂合金,鋁鎂合金的優(yōu)勢是輕、強度高、散熱好,但價格貴。
不銹鋼有比較好的耐蝕性、耐熱性,低溫強度和機械特性;沖壓、彎曲等熱加工性好,無熱處理硬化現(xiàn)象。
在手機圈,雷軍是代表小米手機第一個跳出來普及機身材質的。當時雷軍為給小米4造勢,發(fā)了一條微博說小米4采用的是奧氏體304不銹鋼鋼板。
雖然“奧氏體304”這樣專業(yè)的名詞普通用戶難以理解,但是很快就有專業(yè)人士補充說明了這種材料的特性。據(jù)業(yè)內人士稱,奧氏體304不銹鋼是一種很常見的不銹鋼,業(yè)內也叫做18/8不銹鋼。生活中使用的勺子、廚房不銹鋼臺面,水盆,拖把桿,晾衣架等都是這個材料。在阿里巴巴B2B網(wǎng)站中,奧氏體304鋼材售價大概9元/斤。
二、 鋁鎂合金成就了手機質感
鋁鎂合金是一種在鋁合金中加入鎂金屬的合金,由鎂錠和鋁錠在保護氣體中高溫熔融而成。其基本特點是比重小且硬度高、耐蝕、可焊,和塑料相比,鋁鎂合金單位重量的強度和彈性率高,在同樣的強度要求下,鋁鎂合金的零部件能做得比塑料的薄而且輕,同時還能滿足3C產品的高度集成化、輕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電磁屏蔽和散熱的要求。
鋁鎂合金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車、醫(yī)療和3C等領域。例如在航空航天飛行器領域中,目前己成功用于國產殲擊機的MB26。
近期,汽車領域高端品牌寶馬公司官方公布下半年將對7系全部車型進行技術加成,新車將大量采用鋁、鎂、碳纖維以及高強度鋼等材料打造。在全新7系研發(fā)過程中,寶馬應用了被稱為“碳纖維內核(Carbon Core)”的理念。由于車身加入了鋁合金、鎂合金、高強度鋼和CFRP碳纖維增強塑料等多種材料制造,新7系減重多達200千克。740i的整備質量將被控制在1.65噸左右,這比寶馬520還要輕,可想而知因為采用鋁鎂合金材料,其整備質量可以直接影響燃油經濟性,為車主帶來經濟實惠的同時提升駕駛樂趣。
寶馬全新7系車身采用鋁鎂合金材質
近幾年明星們常用的RIMOWA旅行箱,就是一款鋁鎂合金及聚碳酸酯的旅行箱高級品牌,更是現(xiàn)今德國僅余擁有悠久歷史的旅行箱制造商。它的成功其實并非偶然,關鍵在于所選取的鋁鎂合金材質。這種材質不但堅固、防潮,其重量甚至比塑料還要輕。但是國內價格貴的有些嚇人,20寸的旅行箱大概售價在5000元人民幣左右。
RIMOWA旅行箱設計圖
在3C類產品,我們經??吹降匿X鎂合金材質就比較多了。例如蘋果Macbook,它的機身材質就是鋁鎂合金。但是在筆記本電腦方面,塑料機身還是較為多見。
在手機硬件方面,iPhone 6與iPhone6 Plus也同樣是鋁鎂合金機身,但是在國產手機中,使用鋁鎂合金機身還沒有完全普及。上文中提到的小米4還在使用奧氏體304不銹鋼,而紅米等手機使用的是全塑料機身。
目前魅族MX5、華為P8、榮耀mate7這幾款主流機型中,機身材質均采用鋁鎂合金,而目前還未上市的360奇酷手機,也宣布其機身材質為鋁鎂合金。
華為P8采用鋁鎂合金機身
奇酷手機以ASCII碼形式宣布采用鋁鎂合金材質
如今行業(yè)被市場顛覆的可能性有太多,企業(yè)面臨著巨大壓力。但之所以行業(yè)進步快,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競爭大,其實很多情況下用戶是可以感知到的。站在普通用戶的角度上,小米手機“奧氏體”材質,實際上就是顛覆了全塑料機身材質的市場,教育了用戶對金屬材質的重視度,也成就了眾多手機廠商一起打造航空級鋁鎂合金工藝的手機時代。
無論怎樣的行業(yè)競爭,最終受益的一定是用戶。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