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Azure、阿里云財報出爐,全球云廠商哪家強?

科技云報道原創(chuàng)。

?

近日,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都相繼發(fā)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季度財報。其中,云計算業(yè)務作為各家廠商的重頭戲,備受業(yè)界關注。

從季度營收看:

亞馬遜AWS依然穩(wěn)居全球市場Top1,由于基數較大,營收增速再次低于30%。

微軟Azure暫未公布營收,但同比增速高達50%,正在不斷搶占AWS的市場份額。谷歌云營收為AWS的1/3,同比增速持續(xù)增長達46%,超過阿里云上升為全球Top3。阿里云營收強勁增長,增速高達50%,并首次實現(xiàn)盈利。

?AWS

2月3日外媒消息,當地時間周二,亞馬遜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云計算業(yè)務AWS營收為127.42億美元,同比增長28%。

作為全球云計算市場Top1的霸主,AWS的營收和市場份額一直在碾壓對手。

從調研機構Canalys發(fā)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云計算市場報告》看,AWS以32%的市場份額位列首位,相當于排名第二、三、四的微軟云、谷歌云、阿里云三個云服務提供商的市場份額總和。

從全年營收看,AWS在2020全年凈銷售額為453.7億美元,相比2019年的350.26億美元增長了30%。

此外,亞馬遜當天還宣布,杰夫·貝索斯將于2021年第三季度過渡到董事會執(zhí)行主席一職,AWS CEO Andy Jassy屆時將出任亞馬遜首席執(zhí)行官。由此可見云計算業(yè)務在亞馬遜中的重要地位。

?Azure

2021年1月26日,微軟公布的2021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其智能云業(yè)務部門營收146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云計算平臺Azure的營收同比增長50%,但暫未透露營收數據。

與此前低預期不同的是,微軟該季度收入首次突破400億美元,利潤高達150億美元,這使得微軟股價在盤后交易中飆升了近5%。

其中,微軟的云計算和PC板塊增長最為顯著,疫情推動市場需求激增,并沒有減弱的跡象。

此外,微軟還投入了54億美元來支持云產品的增長,其中42億美元用于資產和設備。該季度Azure推動服務器產品和云服務部門的收入增長了24%。

?谷歌云?

2月3日外媒消息,當地時間周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其中,谷歌云(Google Cloud)的營收為38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46%。

通過對比財報可以看到,該季度AWS業(yè)務營收是谷歌云的3倍多。

同時,這也是第三次谷歌云超越阿里云,成為僅次于AWS和Azure的全球第三大云計算提供商。

據Canalys《2020年第三季度云計算市場報告》顯示,谷歌云市場份額為7%,阿里云市場份額為6%。

在公有云市場,谷歌云已設定了目標,即在2023年之前擊敗其競爭對手AWS和Azure。

?阿里云

2月2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業(yè)績。該季度,該公司的營收同比增長37%,至2210.84億元。

其中,該公司的云計算業(yè)務營收為161.15億元(合24.7億美元),同比增長50%,這主要得益于互聯(lián)網、零售行業(yè)和公共部門客戶收入的強勁增長。

最令外界關注的是,阿里云首次實現(xiàn)盈利。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云計算季度收入同比增長50%至161.15億元;由于實現(xiàn)規(guī)模經濟效益,首次實現(xiàn)經調整EBITA轉正。

盡管阿里云在全球云計算市場的份額還不夠大,但在中國的云計算市場依然是領頭羊,占據了國內近一半份額,具有強勁的實力。

全球云計算市場:馬太效應趨緩廠商差距逐漸縮小

Gartner的歷年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全球云服務市場的前三強的市場份額分別是:54.1%、8.7%、3.7%,總共66.5%;47.9%、15.6%、7.7%,總共71.2%;45.0%、17.9%、9.1%,總共72.0%。

不難看出,全球云服務市場雖然還在走向“馬太效應”,但是其速度已經趨緩了。這也給頭部廠商之間縮小差距,以及頭部之外的其他廠商,提供了更多可以突圍的機會。

例如,AWS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份額一直在微降,而Azure的全球市場份額一直在上漲。盡管AWS體量約為Azure的1.5-2倍,但Azure追趕AWS的步伐從未停止。

以固定匯率計算的微軟,2020年四季度其云計算業(yè)務Azure收入增長了50%,前兩個季度分別是48%和47%,而AWS最近兩個季度報告的增長率為29%和28%。這說明Azure正在不斷搶占AWS的市場份額。

Forrester首席分析師Andrew Bartels認為:“微軟Azure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AWS的首選替代選擇?!盇WS的戰(zhàn)略是“不惜一切代價實現(xiàn)增長,這意味著他們不像Azure那樣用戶友好,因此Azure被視為一個威脅較小的對手。”

如何止住不斷被蠶食的市場份額,是領頭羊當下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如何以戰(zhàn)略和技術求變,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則是所有云計算玩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對于國內云廠商來說,國內偏弱的數字化整體水平,讓廠商很難避免定制化交付、線下服務等,因此短期內,國內云廠商在營收和盈利上較難與北美云巨頭相抗衡。

據《2019年中國公有云廠商發(fā)展狀況白皮書》顯示,中國公有云廠商有7成左右都處于非盈利狀態(tài)。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出現(xiàn)利潤的云廠商數量在連年不斷增加。目前,以阿里云為代表的部分中國云廠商已初步實現(xiàn)了盈利。

從長期看,盡管在IaaS基礎設施層面,國內云廠商利潤較低,但在高毛利率的PaaS、SaaS環(huán)節(jié)的突破,有望使得國內云廠商的長期盈利能力優(yōu)于目前AWS的水平。

結語

在IT技術演進浪潮的沖擊下,云計算行業(yè)本身也在經歷著進化的過程,云計算從最初的基礎設施為主,到提供PaaS平臺能力,再到更加高效便捷的SaaS應用,已然實現(xiàn)了諸多突破與革新。

根據Gartner預測,2020年全球云計算、云服務的市場規(guī)模大致為2,253億美元,此后每年仍舊保持超過15%的增速,到2023年,全球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597億美元。

總體而言,全球云計算廠商都在瞄準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蘊藏的巨大機遇,相信隨著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將云作為優(yōu)先策略,以及企業(yè)重構其現(xiàn)代化應用進程的加快,更多的云廠商將獲得更大的增長空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2-07
AWS、Azure、阿里云財報出爐,全球云廠商哪家強?
AWS、Azure、阿里云財報出爐,全球云廠商哪家強?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