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重視Deepfake了,正在被改變的“真相”

本文是為新京報撰寫的專欄文章

中國的雙十一狂歡剛剛落幕,大洋彼岸的推特就搶走了來自科技圈的關注度、11月12日,推特正式發(fā)布首個反 Deepfake 策略草案。該公司表示,如果 Deepfake 內容威脅到某人的人身安全或可能造成嚴重傷害,他們會將該內容從推特上刪除。目前,推特已開始就此項草案向公眾征集意見。

在當下的媒體相關報道中,關于 Deepfake 最容易被提到的是前段時間飽受熱議的某款換臉軟件。這款應用一經上線就引爆了社交網絡,將換臉的門檻拉到新低,但同時也引發(fā)嚴重的隱私爭議。人們擔心運營平臺會在用戶大玩 Deepfake 的時候趁機非法收集用戶面部信息,更擔心這些被收集的面部信息會被濫用,抑或被黑客盜用。

但推特這次推出的反 Deepfake 策略草案所涉及的涵蓋面要大不少,它不單是要打擊非法“換臉”,還要打擊各種偽造內容,包括利用技術對照片、視頻和音頻的偽造,未來,那些對某人的心理健康、隱私、尊嚴、財產或其他方面造成威脅的 Deepfake 內容,都有可能遭到刪除。

Deepfake 是個新詞,其即便在互聯(lián)網百科詞條里都還沒有被來得及收入,它實際上是個組合詞,即“深度學習”和“假”的組合,顧名思義,作為一種人工智能基礎的人物圖像合成技術,它可以通過機器深度學習,將現(xiàn)有的圖像和視頻組合并疊加成新的圖像和視頻。這些內容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但卻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比如在一個場景或新聞事件中,通過 Deepfake 把某個人加進去,使他說一些話或者做一些動作。

在互聯(lián)網上,類似 Deepfake 的內容實際上早已有之,比如各種PS作品,各種剪輯作品,直到一些色情網站上的換臉內容,再到上次的實時換臉APP,它們在本質上還屬于“惡搞”或“娛樂”,負面影響雖然也有,但因其并不難識別,惡果總歸有限。

事實上,即便類似今天 Deepfake 的技術效果,在以前也是有的,但那都是掌握在大公司手中,應用在大片里,門檻極高,而 Deepfake 的出現(xiàn),卻使“換臉”技術平民化,應用變得極為輕易。

而 Deepfake 真正的危害在于,如果這種技術大行其道,它有可能會顛覆人類千年來所形成的某些“樸素真理”,比如“眼見為實”。當真相被輕易混淆,尤其是當這些真相涉及到某些重要的人物、場景、事件,可以想象將會造成多大的混亂。

就像媒體所報道,幾個月前,美國民主黨議員南希·佩洛西的一段演講視頻在 Facebook 上瘋傳。視頻中佩洛西的語速被降到了原版的 75% 左右,同時音調也被人為調高,陰陽怪氣,宛如醉酒一般,產生了很惡劣的影響。但由于其被定義為惡搞視頻,當時 Facebook 拒絕將之下架,然而逼真度能夠欺騙過大多數觀眾甚至專家、親人的惡搞視頻,到底還算不算惡搞視頻呢?假設恐怖分子以 Deepfake 制造出假的新聞事件傳到網上,以現(xiàn)在的社交網絡傳播速度,很可能會在還沒有被識別出的情況下,就已經引發(fā)某些敏感地區(qū)的種族仇殺或宗教仇殺。

技術當然是無罪的,但當技術進步有可能超出人類把握能力,有可能對人類生活造成威脅的時候,對技術應用加以防范和管控卻也是必要的。實際上,很多國家已經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比如在2018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領導人既曾在賀信中指出,在把握好新一代人工智能所帶來之發(fā)展機遇的同時,要“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yè)、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

在社會治理中,技術進步與與立法能夠齊頭并進當然是最理想狀態(tài),但鑒于立法的慎重性,現(xiàn)實中立法落后于技術進步卻是常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在類似于 Deepfake 事件中,由處于第一線的企業(yè)制定規(guī)則加以約束就變得非常必要,推特已經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相信未來各大科技巨頭都會有所跟進,而中國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也應隨時保持高度關注,畢竟技術是沒有國界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11-14
是時候重視Deepfake了,正在被改變的“真相”
本文是為新京報撰寫的專欄文章中國的雙十一狂歡剛剛落幕,大洋彼岸的推特就搶走了來自科技圈的關注度、11月12日,推特正式發(fā)布首個反 Deepfake 策略草案。該公司表示,如果 Deepfake 內容威脅到某人的人身安全或可能造成嚴重傷害,他們會將該內容從推特上刪除。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