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股市老司機還是股市小白,可能都忙著看股價漲跌,卻忽略了交易傭金!
2015年年中,我查了我的證券賬戶,對著交割單算了半天,一口鮮血噴出來,該券商竟然收了我萬15的手續(xù)費,而朋友的手續(xù)費只有萬5啊!氣憤之余,我去質詢券商營業(yè)部,才給我降到萬5。后來我又聽說該券商還有萬3的存在,徹底無語…
傭金到底該多高?這可沒個定數。從萬3、萬5、萬8,一直到千3。套路這么深,股民玩不轉,也沒有意識去查交割單算傭金。
但是,這種建立在信息不對等基礎上的傭金亂象,估計要終結了。
傭金亂象內幕
比我的萬15還高的傭金案例,也大有人在。
根據媒體2015年的報道,有位武漢股民張先生,30多萬投入股市,交易3個月,傭金竟然高達18萬!
張先生用了融資融券,把資金杠桿放大到60萬,而且像其他散戶一樣,喜歡短期頻繁交易做波段。他最初也沒注意過傭金標準,后來看到賬單,才發(fā)現傭金實收千3。
當然了,券商也振振有詞,因為千3就是國家指導價的上限,券商也并沒逾矩。
為啥券商傭金這么亂呢?
這還得從頭說起,話說,在1975年之前,全世界的證券市場,交易基本上都采用固定傭金制度。1975年,美國率先在全球廢除了固定傭金制,開始實行傭金協(xié)商制。而中國的滬深股市,也一直采取固定傭金制,當時,股民數量不多,資本市場交易總額有限,收取比例是千3。
到了2000年,由于證券交易額急劇放大,證券公司傭金收入成倍增長,部分證券公司為了搶股民開始“傭金打折”,自下而上推動了傭金的自由化改革。
2002年,《關于調整證券交易傭金收取標準的通知》發(fā)布,確立了了最高限額內向下浮動的優(yōu)選方案,而最高限額的上限就是千3。
雖然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推動券商傭金的市場化、自由化。但是,也帶來了兩大問題。
一、傭金收取標準不透明。
中國100多家券商,10000多個營業(yè)部,千三、萬三沒有明確標準界限,實收傭金差異巨大。
別小看千3和萬3的十倍差異,要知道,中國散戶喜歡利用短期波段賺差價,看著股市資金可能只有十幾萬,但一年交易幾十甚至上百次,年交易量保守估計,也能達到千萬級別以上。按1000萬的年交易量測算,傭金千3要比萬3,一年多交傭金27000元。而根據統(tǒng)計,中國股民已經超過了1.2億,再加上1人多戶政策的放行,傭金差異帶來的差額極為驚人!
二、針對不用用戶,采取不同的傭金待遇,對投資者不公平。
由于只規(guī)定了傭金最高上限,具體傭金比例有很大的彈性空間,券商就針對不同用戶,收取了上下相差一二十倍的傭金。
從萬3到千3,券商就是依靠信息不透明,對不同用戶區(qū)別對待。因此,才出現了張先生30萬入市,炒股3個月傭金18萬的奇葩案例,賺得錢還不夠繳傭金的!
引發(fā)監(jiān)管重視
而區(qū)別對待客戶、傭金收費混亂的這種行業(yè)亂象,終于引起了證監(jiān)會的重視。
證監(jiān)會近日下發(fā)《證券公司經紀業(yè)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第25條傭金管理部分,要求券商在公司網站、營業(yè)場所、客戶端公示傭金費用收取標準,以更好地維護投資者信息知情權和選擇權。
《證券公司經紀業(yè)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節(jié)選
盡管這個新規(guī)尚在征求意見階段,但是,監(jiān)管層的思路很清楚了,就是促進傭金透明化,保護投資者。
對于投資者來說,第一,傭金降低,減少了交易成本,每年少繳數千元、數萬元、甚至十幾萬、幾十萬的傭金,這是直接的經濟效益。
第二,明碼標價,把知情權還給用戶,省心省力省時間。
1.2億股民中,大部分都是在繁重工作之余,兼職炒股,工作加班、交通擁堵、研究股票已經很累了,真的沒時間再天天盯著“傭金”了。
川財證券推出明碼實價
川財證券,響應監(jiān)管號召,成為率先采用明碼標價的券商,把知情權還給了股民。
作為業(yè)內新銳互聯(lián)網券商,川財證券提出明碼實價的傭金模式,投資者通過明傭寶APP開戶炒股,不論客戶資金大小,都按照傭金萬2.5、融資利率6.8%的標準收費。
APP首頁展示
▼
個人賬戶展示
▼
以“明碼實價,全民平傭”作為運營理念,將傭金費率直接展示在公開頁面上。在官網,在明傭寶APP的首頁,乃至每位客戶的賬戶都公開標明實收傭金費率,不同的客戶、同一種服務、統(tǒng)一價格,并且讓每個客戶都能清清楚楚、時時刻刻看到自己的傭金率,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權益。
川財證券此舉可以說是業(yè)內前所未有的開創(chuàng)之舉,相信以后證券業(yè)也會越來越規(guī)范,逐漸向“明碼實價”靠攏。
無論是證監(jiān)新規(guī)的政策導向,還是首家傭金明碼實價券商的出現,都意味著傭金透明化的大時代已經開啟,股民再也不用擔心傭金“套路深”了!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