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是時候集體“整風”,徹底與過去的灰色時代告別了

摘要:在成為巨頭之后,互聯網公司中公司級的違規(guī)踩線實際上已經基本消失了,然而,那些早期互聯網時代的灰色部分卻依舊殘留于部門、員工層面,并時有復發(fā)。在對“你今天真好看”團隊公開道歉及“小鯉魚”事件后,9月30

在成為巨頭之后,互聯網公司中公司級的違規(guī)踩線實際上已經基本消失了,然而,那些早期互聯網時代的灰色部分卻依舊殘留于部門、員工層面,并時有復發(fā)。

在對“你今天真好看”團隊公開道歉及“小鯉魚”事件后,9月30日,阿里巴巴CTO張建鋒在內網發(fā)文,反思兩次事件的抄襲行為對“對合作者的傷害”,并明確將“徹查整個事件并作出嚴肅處理”,比如,對于“智能測膚”相關的業(yè)務、產品、設計團隊的三位總監(jiān)予以嚴重警告處分,計入年終績效評定,影響其年內晉升、股權激勵、年終獎勵等資格。其余涉及員工,均予以警告等。

抄襲對于互聯網行業(yè)中不是一個新鮮詞。而此次因為事涉阿里,所以鬧出的動靜比較大。作為中國經濟的新銳,互聯網公司十幾年來,一直代表著中國經濟領域較為健康陽光的一面,但國內互聯網大公司在與外部開發(fā)者合作中缺乏商業(yè)誠信和保護原創(chuàng)精神,早已是業(yè)內通行弊病。

由于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中國互聯網業(yè)發(fā)展的早期,就是一個泥潭中野蠻生長的過程,抄襲、盜版、流氓軟件、涉黃、涉賭、對人性弱點的濫用等等,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公司因為原罪倒下了,有的公司則成長為巨頭......客觀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在早初的探索時期,違規(guī)踩線有情可原,但隨著公司“長大成人”,而法制逐漸健全,這些“原罪”必須徹底消除,而不是仍潛伏于體內暗中生長,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在小公司時期,為成功不擇手段,創(chuàng)業(yè)者不怕道德上出問題,更怕經濟上出問題;而成為大公司則反之,不怕經濟(虧損)上出問題,就怕道德上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不同時期面對的用戶數量不同,一個擁有十億用戶的公司,面對的也是同樣量級的社會責任。

在成為巨頭之后,互聯網公司中公司級的違規(guī)踩線實際上已經基本消失了,然而,那些早期互聯網時代的灰色部分卻依舊殘留于今天的部分部門、員工層面,并時不時復發(fā)。

阿里因為抄襲事件道歉只是其中之一。如果細心觀察,你可以發(fā)現,最近兩個月,在中國的科技、互聯網公司中,各種問題已經在集中發(fā)作,仿佛成為科技互聯網公司的集體道歉季。阿里之外,還有小米、今日頭條、美團點評、網易云音樂等:小米是校招中員工不適當言論,歧視日語系學生;今日頭條則是銷售人員協(xié)迫客戶開戶;美團點評則是員工招聘中歧視“黃泛區(qū)”;網易云音樂道歉則是因為版權問題導致樂曲大批下架......

還有同為科技巨頭的華為,也發(fā)生了任正非公開對一名敢于說真話的員工連升兩級還叮嚀專人保護一事。很多人為任正非點贊,任正非也確實值得點贊,而在點贊背后,卻會發(fā)現,就連華為這樣的超一流中國公司,也會存在部門抄襲造假問題(某部門漢化一開源庫作為自己的產品),而內部人揭發(fā)出來還要擔心被打擊報復,需要任正非親自安排高管專門保護其未來“不受打擊報復”。

近來,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彭博等國外權威媒體陸續(xù)刊文,稱以阿里巴巴、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互聯網企業(yè)正在崛起,這些企業(yè)已經從追隨者蛻變?yōu)槿蚩萍蓟ヂ摼W產業(yè)的引領者。在中國企業(yè)由此前的模仿者、追隨者變身為引領者的今天,優(yōu)秀的科技互聯網公司以及巨頭,理應在包括保護原創(chuàng)、誠信合作、善待消費者、尊重版權等在內的各方面都成為典范,而不是任由早期的灰色病毒繼續(xù)潛伏于體內。

2017年,面對頻發(fā)的道歉事件,中國互聯網公司們是不是有必要集體掀起一場內部“整風”運動,集體下決心,集體徹底與過往的灰色時代告別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0-01
互聯網公司是時候集體“整風”,徹底與過去的灰色時代告別了
摘要:在成為巨頭之后,互聯網公司中公司級的違規(guī)踩線實際上已經基本消失了,然而,那些早期互聯網時代的灰色部分卻依舊殘留于部門、員工層面,并時有復發(fā)。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