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動“現金貸”

輿論風暴之下,現金貸公司們最近各個都很安靜。包括以前還挺愿意接受“愉見財經”采訪聊聊新產品新模式的那幾家,現在也躲起來了。哪怕我們事先表態(tài)就做個中性非負面的觀察,哪怕他們的息費已經算是行業(yè)里偏低的,現在也不愿意具名道事了。

敏感時期不做出頭鳥。

有一點行業(yè)地位的那幾家,也正自行、或通過業(yè)內有話語權的人士,想方設法跟監(jiān)管溝通上:他們怕的是所有現金貸(或含有現金貸業(yè)務)的公司,都被橫豎波及、亂箭射死;他們的小算盤是攛掇監(jiān)管進行“牌照化管理”,讓牌照外的被“一刀切”去,但把自己這樣的頭部公司納入牌照體系,牌照體系里最好還能有更低成本的資金來源。那就爽了,直接轉危為機,這波監(jiān)管就變成了他們的“護城河”。

但就眼下的情況而言,不樂觀。多家以前和這些貸款公司合作得好好的大公司大機構,包括給信用數據服務的、包括助貸模式下給資金的,最近都有點明哲保身先收一收的意思。有某現金貸平臺人士跟我說,已有地方金融監(jiān)管部門“口頭”知會當地銀行,控制資金進入市場化小貸 / 現金貸平臺。

監(jiān)管來得顯然比想象的嚴。“普惠金融”、“拉動消費”這樣的面皮被扯來扯去,這下好像罩不住了。大伙怎么辦?

有基礎數據及基礎客戶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較大貸款公司(多半是非純現金貸公司、現金貸只是其中一條產品線)想的是,那就把現金貸的利率壓到36%里面好了。

但說是這么說,他們最大的隱憂,也是最值得全市場預警的是:

一旦監(jiān)管重壓之下現金貸公司接連萎縮,那么,原來那些“多頭借貸”的、“拆東墻補西墻”的情況,就會大暴露?,F在還沒在“東墻西墻”上體現出壞賬的那些借貸,屆時會因為“東墻”們(往往是更次級、風險定價更高、更容易被監(jiān)管打擊)成批萎縮,沒頭寸跑掉,而爆發(fā)風險,當然風險也可能會“一墻推一墻”,蔓延到“西墻”來。

最后,如果現金貸平臺及平臺老板的擔保也失靈的話,或許這風險之火,又要蔓延到資金端那里去,比如P2P。(猜測整頓中期是否會出現現金貸平臺老板跑路——如果他個人無限責任擔保進去的話……)

這種水落石出后的風險到底大不大,現在沒人能估算,也沒人敢輕視。

監(jiān)管來臨,可能是行業(yè)面臨過的最大一次真實風險壓力測試。

當然還有一些公司,又開始盤算轉型了,我聽說有些公司最近還悄然發(fā)生了員工集體辭職。這一次“轉型”,“愉見財經”想問,還能轉個啥呢?Fintech公司嗎,要不轉個區(qū)塊鏈公司?

但愿你,不是去年前剛從P2P轉成的消費金融;也但愿這次,你的轉型不止是換個馬甲。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愉見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1-26
暗流涌動“現金貸”
暗流涌動“現金貸”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