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過幾家網紅餐廳?
從喜茶、奈雪的茶、超級文和友,到如今的虎頭局、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餐飲品牌能成為“網紅”總有幾把刷子:要么好吃好看、顏值出圈,要么文化加成:國潮風、復古風、科技風應有盡有,吃客們邊吃邊拍,順手就在大眾點評、小紅書上“種個草”。
但是把時間往回推十年,網紅餐廳的名號屬于另一批人。
黃太吉、趙小姐不等位、徹思叔叔、小恒水餃、西少爺肉夾饃、雕爺牛腩、伏牛堂米粉、叫個鴨子……這些黯然離場的品牌們,總是不被人記得。它們基本都生于2010-2015年左右。那是一個社交網絡的革新時代,2010年微博誕生,2011年微信誕生,后者的公眾號和朋友圈功能,在2012年緊跟著推出,同一年,“網紅”這個詞隨之出現(xiàn)。
網紅店門口大排長龍已經司空見慣
傳播工具的改變,讓人們開始習慣于被“種草”,這些初代網紅餐廳,掌握了線上安利、線下引流的流量法則,依靠著美好的顏值+不錯的故事,吸引了龐大的客流量。但因為過于重視營銷、模式可被復制性,在2017年前后,集體退潮迅速地過氣。
最近,綠茶餐廳(以下簡稱“綠茶”)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這家2008年誕生于杭州西湖邊的餐廳,曾和外婆家一起成名,是初代網紅餐廳中少數(shù)還堅持營業(yè)的品牌,高光時刻能達到12-14次日的翻臺率,這樣的數(shù)據(jù)已經能和2019年“新晉網紅”超級文和友開業(yè)時12次日的翻臺率對打。
今年3月,綠茶曾遞交過一次招股書,但因6個月未予更新,顯示失效。如今再次遞交招股書沖刺,去年超過5000萬的虧損,也受到了外界的不少質疑,被冠上“流血上市”的名頭。這家被遺留下的初代網紅餐廳究竟活的怎么樣了?它還有可能重新贏回年輕人的心嗎?
和很多初代網紅餐廳一樣,綠茶也有一個不錯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2004年,綠茶的創(chuàng)始人路妍和丈夫王勤松,在西湖邊開了一家“綠茶青年旅館”。這家旅館被翠綠的茶園包圍,風景優(yōu)美,吸引了不少背包客入住,率先在“驢友圈”和“暴走族”中間流行。它也是綠茶餐廳的前身——因為背包客們來自全國各地,旅館總是會提供各種風味的菜品。當來吃飯的人逐漸超過了來入住的客人,綠茶餐廳也順勢誕生。
背包客成為了綠茶的第一批客人,它誕生的基因從此和“文藝”息息相關,有了成為網紅的潛力。綠茶曾被稱為一家“快時尚餐廳”,原因是它時髦洋氣、性價比又高。
畢業(yè)于大連藝術學校舞蹈系的創(chuàng)始人路妍,有著不錯的審美,她將竹子、桃花等元素融入到餐廳設計中,把包廂直接做成一條游船,還引入了流水,營造出朦朧的水鄉(xiāng)氛圍。當時的網紅餐廳顏值還沒有如今那么高,綠茶的裝修風格讓人耳目一新,再加上性價比策略,5元的拍黃瓜、10元的東坡肉、17元的牛排等,物廉價美的菜品讓綠茶逐漸火爆。2018-2020年,綠茶的人均消費只有54.8元、58.4元、61.3元,雖然逐年增長但依然非?!皩嵒荨?。
但是,綠茶的網紅勢頭在近兩年持續(xù)減弱,幾乎看不到人們在社交媒體打卡綠茶的身影。
招股書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目前,綠茶在全國共有208家門店,主要集中在華東、廣東省及華北地區(qū)。2018-2020年,綠茶集團的營收分別為13.11億元、17.36億元、15.70億元;凈利潤為0.44億元、1.06億元、-0.55億元。綠茶對2020年虧損超過5000萬的解釋是受疫情影響,但同年其同賽道的對手——海底撈、呷哺呷哺和九毛九均未出現(xiàn)虧損,同期凈利分別為3.10億元、0.11億元和1.38億元,這也顯示其經營效率相對行業(yè)而言較低。
今年前5月,綠茶同店收入較2020年提升89.6%至7.69億元,業(yè)績有所回暖,但翻臺率依然不高。對于餐飲品牌來說,重要的指標有兩個:客單價和翻臺率??蛦蝺r即人均消費,翻臺率指的則是餐桌重復使用數(shù)??蛦蝺r和翻臺率較高,餐廳的坪效就越高,經營效益就越好。綠茶主打性價比,客單價很難大幅度提升,翻臺率又滑落。2018-2020年,綠茶的翻臺率分別為3.5次日、3.3次日、2.6次日,而2020年海底撈翻臺率為3.5次日,差距明顯。
曾經也有著“三小時排隊王”之稱的網紅綠茶,為什么不再網紅了?
為什么離“網紅”越來越遠
在遍地都是網紅餐廳的2021年,成功的法則幾乎已經公開透明化:
1、裝修設計要有野路子,比如去年火了的失重餐廳,菜品通過雙螺旋滑軌 “從天”而降,大搞黑科技。亮色墻面、工業(yè)風、全白、霓虹燈標語、馬賽克、綠色熱帶植物,也都是可以被信手拈來裝修的元素,關鍵還是要好拍;
2、獨具一格的大單品,臟臟包、烏云冰淇淋、油柑茶等,這些超級單品風潮,要從小紅書刮起,朋友圈收尾,營造出“不打卡不夠fashion”的狂歡氛圍。
但誰還會去綠茶打卡曬圖呢?網紅主播不會去,年輕人也只把它作為一個就餐的備選項,而非特意打卡、會給朋友安利的“寶藏餐廳”。洶涌而來更漂亮的網紅餐廳,包圍了初代網紅餐廳們,一成不變的綠茶,在這種被迫迎戰(zhàn)中顯得那么局促,離“網紅”這個詞也越來越遠。
回顧初代網紅餐廳,它們都很擅長制造營銷話題。比如黃太吉,開跑車送煎餅的噱頭,為它戴上了網紅餐廳的光環(huán);趙小姐不等位,丈夫為懸疑小說家的那多在結婚周年慶,把趙小姐不等位餐廳送給了妻子趙小姐……但和初代網紅餐廳不同的是,現(xiàn)在的網紅餐廳們,都明白了“光講故事沒用”這個道理。它們不斷變更著自己的面目和菜單,讓自己時刻跟進潮流——各種Pro店、旗艦店、快閃店、主題店讓漂亮不重樣,菜單也要每季一換,甚至跨界賣產品,賣火鍋的呷哺呷哺還賣奶茶,賣奶茶的蜜雪冰城如今卻賣起了燴面。
綠茶不夠聰明,并沒有學會這一套玩法。
它曾經的主打特色是融合菜,杭幫菜居多,但同時也加入了川菜、粵菜、魯菜等不同的菜系。比如招牌菜面包誘惑,它的靈感來自于香港的面點,烤肉的做法則源于云南,而綠茶的一些甜品,不少都是路妍跑到臺灣高雄的六合夜市學來的。菜肴的選擇豐富當然是優(yōu)勢,但同時也意味著沒有記憶點,難以樹立獨特的品牌價值。尤其是當太二酸菜魚、老鴨集、爐魚等主打一種食材的餐廳火爆之后,既然有專門吃烤魚的爐魚,何必還要去綠茶吃烤魚?
綠茶也并非不重視菜品開發(fā),僅2020年就推出了147道菜品。
但在大眾點評的網友推薦菜欄目里,排名前列的依然是十年前的面包誘惑、綠茶烤肉、綠茶烤雞。從食客評價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人都提到“5元的拍黃瓜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18元的椒麻黃瓜”、“菜品的分量越來越少,價格卻越來越貴”。
而拋開品牌定位模糊以外,綠茶在銷售渠道上的滯后也較為明顯,2018-2020年,它的收入來源80%以上依然來源于門店,外賣業(yè)務發(fā)展遲緩?!鸽娚淘诰€」留意到,它直到2019年才開通微博,時至今日也只有100多個粉絲,抖音也是最近才開通。
網紅餐廳只能曇花一現(xiàn)嗎
“一年紅火兩年降,三年四年換行當”。這是網紅餐飲界曾流傳的一句話。
過去曾經紅火過的網紅餐廳,生命周期都很短,如曇花一現(xiàn)。即使是已經算得上長紅的“海底撈”,去年以來也被屢屢質疑泡沫。餐飲企業(yè)當然不會躺平任嘲,最典型的外婆家集團,主品牌“外婆家”增收見疲,轉型就直接從新品牌開始:在外婆家餐飲集團內,已有爐魚、第二樂章、Uncle5、杭兒風等十余個品牌;也有企業(yè)開始學起了IP運營的思路,起家于安徽的老鄉(xiāng)雞,不僅董事長束從軒成了網紅,老鄉(xiāng)雞微博還擬人化運營,有自己的超話和粉絲。
歸根結底,初代網紅餐廳們學會了新媒體的傳播思路,用微信、微博最快捷地觸達到了食客,但卻把“網紅流量”看的太過重要。網紅的名頭只能作為一時的引流,網紅風過之后,要留下顧客,靠的依然是專業(yè)的品牌運作、過硬的服務口碑、靈敏的研發(fā)能力。
在長紅這一能力上,最具代表的是肯德基和麥當勞。賣炸雞的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十年以前用兒童套餐和各種小玩具,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十年以后,又用明星代言人,聯(lián)名原神、全職高手等游戲、小說IP綁定年輕人。從鹿晗、薛之謙、TFboys,到近兩年陸續(xù)紅了的李現(xiàn)、龔俊——既然自身網紅流量不夠,那就外部明星流量來湊。
但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它們依然知道新品的重要性。吮指原味雞等經典單品固然好吃,但如果沒有后來的K 咖啡等子品牌,肯德基的顧客也很難有新的突破增長。從北京炸醬面、武漢熱干面到早餐小籠包,肯德基學會了迎合中國市場,每推出一個中國美食,都會登上一次微博熱搜。這些單品是否成功、銷量如何已經不重要,但長年累月的刷屏和熱度已經帶來了不少曝光量。此外,在天貓開旗艦店,上線微信、支付寶小程序,推自己的APP沉淀用戶資產,靈敏的數(shù)字化能力也讓品牌打開了線上訂單的新增量。
網紅餐廳不是曇花一現(xiàn),但網紅熱度確實是轉瞬即逝。有實力的餐飲品牌能抓住機會,把流量轉化為真實的回頭客。作為初代網紅餐廳的綠茶,在自己的招股書里稱,將在2022-2024年,每年開設80至100間新餐廳,此前,它花了17年也僅開出208家餐廳。擺脫穩(wěn)健之后大步擴張,是求變的急切,但站上資本市場后等待它的,將會是脫去“網紅名頭”后更嚴峻的挑戰(zhàn)。
如何轉型?從品牌運營到數(shù)字化改造,它曾缺席的課,都需要一節(jié)節(jié)補上。(來源:獵云網)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shù)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健:營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