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淘寶職業(yè)差評師亂象 "網絡水軍"如何碰瓷敲詐?

(原標題:揭淘寶職業(yè)差評師亂象 “網絡水軍”如何碰瓷敲詐?)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8日電(劉歡)網購的時候,賣家顯示的“差評”會影響你的選擇嗎?近期,關于網購“職業(yè)差評師”的話題引發(fā)輿論關注。這些隱藏于電商江湖的評論“水軍”,他們的生意鏈究竟是怎樣運轉的?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中新社發(fā) 陳驥旻 攝

差評師,這樣的“碰瓷”你見過嗎?

“刪一條差評8888元,不給錢不刪?!苯?,深圳一家淘寶店發(fā)生了網絡“碰瓷”。嫌疑人連續(xù)三次變換身份信息購物并用差評敲詐,敲詐金額上萬元,最后被警方識破并逮捕,作案的竟是一對夫妻。

如今,網絡購物中,買家評價會成為消費者挑選商品的重要參照,一個“差評”則會對賣家的信譽評級造成不良影響。

一些不法分子將此視為發(fā)財“商機”,在網購的圈子里漸漸衍生出“職業(yè)差評師”這個特殊群體。

職業(yè)差評師一般利用虛假信息在淘寶等電商平臺購物,最后千方百計找所購之物的毛病,既不給賣家退貨,還要求給一筆費用刪差評。

在網絡搜索引擎,輸入“差評師”,有關這一特殊職業(yè)的廣告和“傳說”到處都是,有廣告甚至打出口號:“月入八萬算混的慘”。

“現(xiàn)在不好賺了,靠這發(fā)財,別做夢了。”吳先生就是淘寶網上的職業(yè)差評師,他對中新網記者說,在電商平臺近年來的整頓中,差評師往往做事隱蔽,想加入職業(yè)差評師團隊則更為不易。

記者在網上找到了一些職業(yè)差評師的QQ群,加入之后,在群中停留不久便被踢出。差評師的“群主”盧先生告知記者,加入團隊須首先繳納98元的進群會費,之后有專門人員傳授技巧。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手機截圖

當問及差評師的月薪,盧先生稱,即便剛開始做,月薪也不會少于5000元。

“培訓一天就能上手,之后會有團隊給你們新的身份信息,然后會群發(fā)差評目標,直接用新賬號進行差評就可以了?!北R先生說。

對于如何找目標商家,這位差評師的“群主”則表示不方便透露。

而據此前其他媒體報道,所謂電商平臺差評師,他們一般會瞄準評價等級較低、貨物相對便宜的店鋪。工作方法一般以團隊的方式存在,分工合作,形成自己的體系,而對于敲詐勒索部分的利益一般會按照提前說好的利益分配。

“差評”亂象屢禁不絕

近年來,因為職業(yè)差評師的“碰瓷”,不少電商平臺開始有針對的出臺整治和規(guī)范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建立消費者誠信數(shù)據模型,通過大數(shù)據甄別惡意差評及差評師的存在,并在商家后臺推出一鍵刪除惡意差評的工具。除此之外,有的電商平臺也在逐步完善其惡意評價機制,以應對惡意評價引起的敲詐勒索。

“惡意差評是我們經常處理的一類投訴,公司會有相應的大數(shù)據去識別惡意差評,技術方面不用擔心?!碧詫毦W客服對記者說。

隨著網購越來越頻繁,即便電商平臺設置了相應的投訴平臺,職業(yè)差評師這一職業(yè)也并未銷聲匿跡,電商平臺的差評亂象也一直存在。而隨著外賣平臺的興起,更是讓職業(yè)差評師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廣。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這一不光彩的職業(yè)依然存在,段和段(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若劍說,網絡高度發(fā)達,網絡敲詐的舉證較難,且耗費時間長,加之電商平臺的投訴機制不完善,給了這些人可乘之機。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陳超 攝

差評水軍:有人訛詐,有人刪帖

職業(yè)差評師衍生的是一個灰色利益鏈,有差評師的存在,也有標榜可以刪差評的商家,甚至還有相關攔截差評的軟件在售賣。

而作為職業(yè)差評師本身,他們的生意也不只是單純的“碰瓷”敲詐,在激烈的同行競爭中,部分商家甚至雇傭差評師惡意攻擊其他店鋪。

在網上,記者聯(lián)系到一個聲稱可以“技術刪差評”的商家,這位商家的負責人稱,能通過技術來刪除差評。商家還給記者展示了當日做的幾單生意的進賬記錄,少則三五百元,多則一兩千元。

“為了保障安全,一個客戶一天只能刪幾個,價格相對比較貴,刪一條差評300元?!边@位商家稱。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對此,記者咨詢了淘寶網客服,客服稱“淘寶不存在技術刪帖,這也是不可能的?!?/p>

米雪在淘寶開店剛剛一年就已經遇到多起惡意差評?!耙淮谓o了我們11個差評,對方還不在線上進行溝通,投訴憑證都留不下 ?!泵籽┍硎?,看到差評后,自己不服向淘寶官方進行申訴,但是,最后依然不了了之。

目前,一些電商平臺也有專門針對惡意差評的投訴平臺,投訴必須要有相關憑證,諸如線上聊天截圖等,不過,買賣雙方的電話錄音不能作為投訴憑證。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楊華峰 攝

律師:利用“差評”敲詐可入刑

面對職業(yè)差評師的敲詐,除了相關電商平臺設置的投訴渠道之外,法律層面的維權也是一個方法。

2017年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8-18
揭淘寶職業(yè)差評師亂象 "網絡水軍"如何碰瓷敲詐?
揭淘寶職業(yè)差評師亂象 “網絡水軍“如何碰瓷敲詐?,差評師 敲詐 淘寶 碰瓷 網絡水軍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