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糧換帥:呂軍接棒趙雙連 將臨混改大考)
[摘要] 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中糧總營收4054.4億元,約合624億美元,進入世界頂級糧商的陣營,但是,中糧的凈利潤僅為2億美元,并且還是在獲得47億元政府補貼的前提下完成的。
時代周報記者 梁耀丹 發(fā)自廣州
2018年7月9日下午,剛剛被宣布免去職位、正式退休的中糧集團董事長趙雙連像往常那樣從電梯道走出公司大堂。與以往不同的是,此刻大堂里除了過道,幾乎全部站滿了前來歡送董事長離任的總部員工。
不久前,中糧集團官網剛剛宣布了這一消息:“2018年7月9日下午,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央組織部高選民副部長宣布了中央關于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呂軍同志任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免去趙雙連同志的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退休。有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在董事長的職位上,趙雙連只待了兩年,成為歷任中糧集團董事長中任期最短的一位。然而,在他大刀闊斧的改革下,“瘦身健體”的中糧業(yè)績有了明顯改善,也將中糧系的重組和混改帶入歷史性的關鍵階段。如今,改革仍在繼續(xù),新帥呂軍將帶領這家龐大的央企走向何方?
趙雙連卸任
公開資料顯示,趙雙連今年61歲,從1974年參加工作后開始,趙雙連先后擔任包頭市副市長、通遼市市長等職務,2013年10月任中儲糧董事長,2016年1月出任中糧集團董事長。
趙雙連上任之際,正是中糧被國務院國資委選為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央企之一的第二年。
自2004年起,中糧通過50起以上的并購實現(xiàn)了狂飆式的增長,以種植養(yǎng)殖業(yè)為產業(yè)鏈起點,中游拓展至加工、物流、包裝類產業(yè),進一步延展至下游的貿易、食品、地產和金融等行業(yè),形成了“全產業(yè)鏈”模式。
然而,盡管旗下公司隊伍龐大,中糧卻表現(xiàn)出“虛肥”的態(tài)勢。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中糧總營收4054.4億元,約合624億美元,進入世界頂級糧商的陣營,但是,中糧的凈利潤僅為2億美元,并且還是在獲得47億元政府補貼的前提下完成的。此外,盡管當時中糧集團坐擁8家上市公司,但是除了旗下的蒙牛外,其他企業(yè)的盈利能力均不盡如人意。
中國企業(yè)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中糧的狂飆并購發(fā)展路徑在當時是普遍的情況,“當時全國央企都處在一個擴張性的階段,(央企)搶速度、擴規(guī)模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后遺癥,尤其體現(xiàn)在國企結構和布局不合理,以及在某方面產能過剩?!崩铄\表示。
趙雙連上任后不斷對中糧進行“瘦身健體”,宣布以“小總部、大業(yè)務”為原則積極部署瘦身健體工作,壓縮管理層級,實現(xiàn)三級管控,法人單位減少20%。緊接著,中糧集團連續(xù)售賣旗下未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一些工廠和合營企業(yè),如五谷道場、金帝等品牌。
趙雙連還為中糧集團制定了“十三五”規(guī)劃。在這個規(guī)劃中,中糧集團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500億元,總資產6000億元,利潤總額150億元,并決定以核心產品為主線加快整合,著手推進專業(yè)化公司深度整合進程。
改革期間,圍繞著糧、油、糖、棉四大核心主業(yè),中糧把分散于不同上市公司和企業(yè)的資源資產,重組、整合進入18家專業(yè)化公司—被稱為中糧的“十八路軍”。截至目前,已有14家專業(yè)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xiàn)股權多元化。根據(jù)此前的規(guī)劃,飼料、酒業(yè)、糧谷和紡織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混改,18家專業(yè)化公司將全部實現(xiàn)股權多元化。
在趙雙連大刀闊斧的改革下,中糧業(yè)績明顯得到改善。聯(lián)合資信出具的中糧集團跟蹤評級報告顯示,中糧集團自2016–2017年實現(xiàn)了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的持續(xù)增長。2016年,中糧集團資產總額5008.63億元,2017年為5443.81億元;利潤總額方面,中糧集團實現(xiàn)了從2016年61.79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18.37億元,增長了91.57%,提前一年達到中糧集團提出“瘦身健體”時所規(guī)劃的2018年利潤總額達到100億元目標。
帥位交接
一位中糧集團內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趙雙連在中糧內部的口碑頗佳,以“有遠慮”“懂得審時度勢”“目標明確”等而備受贊譽。
對于趙雙連兩年任期的成果,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評價為“對中糧未來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朱丹蓬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趙雙連對中糧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對不良資產進行剝離,使中糧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也進一步讓中糧的“世界大糧倉”定位進一步得到夯實。
“在重組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中糧創(chuàng)造了好的經驗,對中央打開下一步的局面奠定了基礎?!崩铄\表示。
“接棒者”呂軍不僅是中糧集團的老員工,也與趙雙連有著“不解之緣”。
公開信息顯示,呂軍1993年就已加入中糧集團,歷任中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中糧集團總裁助理;中糧集團黨組成員、副總裁等職位。2013年,呂軍由中糧集團黨組成員、副總裁崗位,調任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總經理。2016年升任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直至此番履新。去年10月,呂軍還被當選為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此前,呂軍曾多次從趙雙連手中“接棒”。2013年,時任中儲糧總經理趙雙連晉升為董事長,呂軍調任中儲糧總經理一職。2016年1月,時任中儲糧董事長的趙雙連轉赴執(zhí)掌中糧,4個月后,呂軍正式接任中儲糧董事長。再到此次趙雙連從中糧集團退休,呂軍接任成為新董事長,已經是兩人的三度交接班。除此以外,呂軍與趙雙連也曾在中儲糧集團有過共事經歷。
對于呂軍本人,多位業(yè)內人士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呂軍在中糧及中儲糧有豐富的從業(yè)經驗,綜合素質、管理能力較強,以善于資本運作而著稱。
李錦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隨著中糧進入資本化時代,呂軍的能力或是其被寄予厚望的主要原因,現(xiàn)階段的中糧急需在資本層面進行創(chuàng)新和突破,中糧下一步很大可能也會有所動作。
“實際上趙雙連已經為呂軍搭建好了平臺,呂軍只需要進一步地對各個戰(zhàn)略節(jié)點步驟完善和精細化?!逼放茽I銷專家路勝貞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呂軍能上位是基于中糧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的選擇—寧高寧時代的中糧是適應中國產業(yè)粗放型成長的需要;趙雙連是基于中國市場泡沫增大、供給過剩,產業(yè)資本競爭復雜、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需要;而呂軍的上位是基于產業(yè)運作精細化專業(yè)化,中糧進入資本運作密集發(fā)力階段所需。
呂軍的挑戰(zhàn)
不過,對于呂軍而言,駕馭好中糧這艘超級航母仍意味著不小的挑戰(zhàn)。
路勝貞認為,趙雙連任期較短,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尤其在農糧、食品、地產、金融四大業(yè)務板塊的構成上,中糧主要還是依靠行政的力量的整合,還沒有達到市場機制、市場規(guī)律配置資源的理想狀態(tài);另外,在一些專業(yè)平臺上的下屬企業(yè),中糧與國內外的競爭對手相比,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市場化活力不足,競爭力不強,導致了一大批下屬企業(yè)處于虧損和面臨虧損的狀態(tài)。
《國資報告》去年的報道指出,中糧集團長期以來最大的癥結在于商業(yè)模式的設計欠缺,即產供銷割裂,生產企業(yè)和銷售企業(yè)兩層皮,生產企業(yè)不了解市場,營銷企業(yè)不知道生產,最終導致眾多產品表現(xiàn)不景氣,中糧黨組將其概括為“死亡模式”。
李錦表示,中糧混改與重組的難點在于:“混”向“改”轉變;“組”向“合”轉變。無論是形成現(xiàn)代化的公司治理制度,還是進行市場化的經營,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推進和下功夫。
就在呂軍成為中糧董事長之前,中國公布了最新的負面清單管理措施,將全面取消稻谷、小麥、玉米收購、批發(fā)的外資準入限制,外資、民營企業(yè)將進一步在同一起跑線上與國企競爭。如何應對新的政策變化,呂軍將面臨大考。
呂軍的時間也比較緊迫。根據(jù)中糧“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糧旗下的糧油、食品、金融、地產四大板塊將于2019年整體上市。此外,到2020年中糧營業(yè)收入將達7500億元,總資產6000億,利潤總額150億元,國有資本糧油食品業(yè)務占比達到80%。
如何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無疑將考驗這位央企新帥的能力。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