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短視頻、直播以其體量輕巧、互動性強的特征,風靡各年齡段網民群體。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優(yōu)質知識內容供給也日益充分,已形成“知識普惠”效應。對此,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北京市委會副主委、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關于運用新媒體促進知識普及與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提案》中提出,應允許、支持科教文藝工作者利用短視頻及直播平臺合理創(chuàng)收,激勵優(yōu)質內容。
他認為,促進優(yōu)質知識與傳統(tǒng)文化傳播,需要高素質人才承擔重任。以適當物質條件調動人才積極性,才能夠有效支撐這項工作的發(fā)展。
因此,他建議國家層面能夠對合理短視頻和直播創(chuàng)收設置支持政策,比如對有效傳播優(yōu)質知識內容與傳統(tǒng)文化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揚、獎勵;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出臺明確規(guī)制標準;在政策上支持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進行知識普及、傳統(tǒng)文化傳播事業(yè),通過直播付費、網絡打賞等模式,取得適當合法、合理的收入。
張頤武還建議,應鼓勵各領域專家、學者在短視頻平臺開展科普;設置知識科普、傳統(tǒng)文化傳播專項,提升社會、公眾對相關議題的重視。除傳統(tǒng)“開學第一課”等專題欄目外,可在國家層面設立“自然科學周”“人文科學周”“傳統(tǒng)文化月”等。
鼓勵各領域專家、學者在短視頻直播平臺開展科普,具備顯而易見的好處。張頤武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大眾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知識獲取成為常態(tài),以公開發(fā)布數據為例,截至2021年12月,抖音知識視頻累計播放量超6.6萬億、點贊量超1462億、評論量超100億、分享量超83億。2021年1月至10月,清華大學在該平臺開設公開直播課384場,北京大學開設509場,即網民平均每天可享受一場以上“名校大課”。
同時,傳統(tǒng)文化內容廣受短視頻、直播觀眾歡迎。以“李子柒”“只露聲音的宮殿君”“上戲419女團”等一批青年文化傳播者為代表,推動“國風田園”、古建筑、傳統(tǒng)戲劇等內容屢屢“破圈”,有助于培育青少年及大眾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與文化自信。截至2021年11月,僅抖音平臺曲藝類主播平均每天開播3719場,收入同比增長232%。
張頤武說,“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媒介進行知識普及、傳播傳統(tǒng)文化已成規(guī)模,且頗具潛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