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九共享盧俊卿:志舍于心,方得大成

90年代初,中國迎來一次現象級的全民創(chuàng)業(yè)潮,12萬公務員辭職、1000多萬公務員停薪留職,加入到下海創(chuàng)業(yè)的人潮中,無數民營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般誕生。這是中國企業(yè)史值得記憶的高光時刻,因為,當站在2021年的時間點回首,剛好能以上世紀“下海潮”為起點,回顧民營經濟風風雨雨的三十年。

在大浪淘沙式的民營企業(yè)涌現潮中,大部分企業(yè)逐漸沒落消失,只有少部分企業(yè)基于經營智慧,乘勢抓住歷史機遇,不斷發(fā)展壯大。這期間,相當一部分企業(yè)都沒有活過10年。

存續(xù)10年的民營企業(yè)本不多,能夠存續(xù)30年以上的企業(yè)更是少之又少。而創(chuàng)立于1991年的天九共享集團便是聚集金沙成金礦,一步步實現全球化發(fā)展的30年企業(yè),稱得上是民營企業(yè)成功發(fā)展的樣本之一。

在天九共享集團董事局主席盧俊卿看來,企業(yè)得以在不同時期持續(xù)增長,其背后自有鮮為人知的“秘密”。除了時代大潮提供的發(fā)展良機外,也得益于構建了強有力的文化價值觀體系。盧俊卿甚至還對外主動分享了自己的奮斗心得:大志+大舍=大成。在前不久盧俊卿接受《中國民商》雜志封面人物專訪時,他再次提到了這一“志舍之道”,引發(fā)了商界人士的關注與熱議。

或許,這恰是天九共享成功的核心秘訣。

大志于心 邁向持續(xù)增長之路

時間來到2011年,盧俊卿在故鄉(xiāng)祖宅的大門上,意蘊深長地題下一副對聯。上聯:大志大成小志小成無志不成;下聯:大舍大得小舍小得無舍不得。短短幾行字,是他從此前20多年企業(yè)經營生涯中總結而來的經營之道,也是重要的人生信條。盧俊卿希望這種“志舍之道”能得以代代傳承,因為在經歷多年商海風雨,見證了眾多企業(yè)的興衰成敗之后,就能夠明確一件事:一個志存高遠、舍得付出的人,距離成功往往會更近。

當“大志”折射到天九共享身上,則體現為脫離奸商的低級趣味、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yè),以及建立天長地久的幸福企業(yè)。

在決定下海之初,盧俊卿有過一段猶豫期,他認為以自己的秉性而言,并不適合做一名商人,彼時他正囿于“無商不奸”的認知中,糾結于這樣的自我設問:如何才能既辦好企業(yè),又不做奸商?后來他找到了平衡內心的方案,那就是立下天九共享的為商三原則:追求利潤但不唯利是圖,勇于競爭但不傷天害理,等價交換但不斤斤計較。如今,天九共享已歷經30年發(fā)展,可“做好事、走正道、謀幸福”這樣的為商原則依然是一批批天九共享員工信奉的職業(yè)信條,這也成就了天九共享的企業(yè)商譽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綿綿動力。

大舍之后有大得

天九共享的“大舍”也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先舍后得,大舍大得,凡事加一?;仡櫶炀殴蚕淼钠髽I(yè)發(fā)展歷程,可謂是一部“大舍”的案例集,天九共享30年的成就是“舍”出來的。

在對待員工方面,盧俊卿將自己70%的股份舍給優(yōu)秀人才,履行幸福企業(yè)理論中的共同富裕;對待客戶方面,他曾推己及人,付出了10億元道義補償,保全客戶利益。對待社會方面,天九共享積極履責,打造優(yōu)秀企業(yè)公民,十多年來,累計慈善捐助2億元,為海內外多個地區(qū)的弱勢群體,提供了必要而及時的幫助。

由此面向客戶累積了信任,履行了企業(yè)社會責任和擔當,每一種大舍背后,天九共享均獲得不同以往的發(fā)展邁速,腳下的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wěn)。

2013年,天九共享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加速平臺獲得高速發(fā)展,但三年后出現曲折,有失敗項目的區(qū)域合伙人找上門來要求賠償,他們的理由是:因為相信天九共享才肯與項目方合作。盧俊卿起初也感到不解:“他們是與項目方簽約合作,錢也是交給項目方的,賺了錢也不用給我們分,怎么失敗了就找我們呢?就像婚后不幸福,找婚介所賠償,沒道理呀。”

但靜下心來反復研究后,盧俊卿還是毅然決定開展道義補償,在之后8年間累計補償了10億元。盧俊卿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深入思考:第一,平臺初創(chuàng)階段經驗不足,選的項目質量偏低,導致失敗率偏高;第二,因缺乏經驗,前期在項目加速期間風控不力,導致失敗率偏高;第三,感恩商業(yè)伙伴對天九共享的信任與合作。

天九共享盧俊卿:志舍于心,方得大成

天九共享董事局主席盧俊卿

在這般商業(yè)叢林中少見的推己及人式的反省下,盧俊卿不談法,也不爭理,只站在信義和感恩的層面上,陸續(xù)賠償了10個億。雖然失去了金錢,但道義補償為天九共享的長久發(fā)展積累了牢固的信譽。

在慈善方面,盧俊卿同樣心系民眾需求,多年來帶領天九共享慈善捐款2億元,踏遍西藏、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四川等 10 多個省區(qū),甚至還將慈善做到了柬埔寨、泰國和非洲六國,一直不遺余力地踐行企業(yè)公民責任。

種種慈善公益付出,也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與尊敬。天九共享 2012 年榮登中國慈善捐贈百強榜 20 強,2019 年盧俊卿獲得由中國經濟新聞聯播、世界和平基金會等聯合推出的“改革開放40 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公益人物”等諸多殊榮。種種基于切實行動所攬獲的榮光下,天九共享集團的商界影響力持續(xù)實現升級。

若回看民營經濟三十年風華,解碼民營企業(yè)成功奧秘時,勢必于其中發(fā)現種種商業(yè)規(guī)律,而“大志+大舍=大成”這句經過驗證的成功定律,正是出自盧俊卿這樣一位民營企業(yè)家之手。他將其發(fā)揚光大的“志舍精神”也在某種程度上,高度契合了中國經典文化中“新儒商”的身份定義,與中國本土文化精髓緊緊相依。也就是在實現商道精神的同時,遵循內心的信義和擔當,如此才能在這片厚重的文化之邦,越走越穩(wěn),越走越寬。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