鉸鏈比拼 耐用+實用還得是三星Galaxy Z Fold2 5G

展開以獲得更大屏幕與寬廣視野,折疊以方便單手使用與出行攜帶,折疊屏產品兼顧了視覺感受與便攜性,成為極致高端體驗的代名詞。與常見直板造型手機不同,使用機械結構鉸鏈開合的折疊屏手機,其鉸鏈體驗決定了整機的質感與使用場景?,F(xiàn)如今折疊屏市場競爭逐漸白熱化,既有三星、華為等技術先行者,又有小米這類新晉挑戰(zhàn)者,那么當前市面上這三家產品的鉸鏈體驗如何呢?我們拿三星Galaxy Z Fold2 5G、華為Mate X2與小米MIX FOLD三款機型進行比對,看看在耐用性、實用性與實際體驗上哪個產品更加值得入手。

鉸鏈比拼 耐用+實用還得是三星Galaxy Z Fold2 5G

(左至右分別為:華為Mate X2、小米MIX FOLD與三星Galaxy Z Fold2 5G)

從官方的介紹來看,三星Galaxy Z Fold2 5G搭載了旗下最新的隱形鉸鏈設計,由 60 多個精密元件組成,可以毫無壓力應對高達 20 萬次的實驗室折疊測試。小米MIX FOLD官方宣稱其鉸鏈的折疊次數(shù)同樣可支持高達20萬次,但從網(wǎng)友的拆機視頻看,該鉸鏈與三星上一代產品Galaxy Fold的鉸鏈極為相似,理論上在鉸鏈耐久性方面,已經完成技術迭代的三星Galaxy Z Fold2 5G表現(xiàn)更好。

相比之下,華為則沒有對Mate X2采用的雙旋水滴鉸鏈技術,公布關于耐久性的介紹與數(shù)據(jù),反而更著重強調該設計可以避免屏幕折痕。但是從結果上看,該鉸鏈設計并沒有很好地實現(xiàn)消除折痕的效果,這種沒有仿佛沒有達到預期的宣傳,也讓人更加想知道其鉸鏈的耐久度是否可靠。

鉸鏈比拼 耐用+實用還得是三星Galaxy Z Fold2 5G

(三星Galaxy Z Fold2 5G可使用內屏攝像頭進行拍照,而華為Mate X2與小米MIX FOLD不行)

從整體外觀看,三款產品均采用了內翻折的設計,但華為與小米均沒有為內屏配備攝像頭。如果在展開屏幕時用戶想要自拍或與他人視頻通話,則需要翻轉屏幕使用外屏前置攝像頭,這樣的操作無疑繁瑣且毫無美感可言,與折疊屏手機相對高端的定位不符。而三星Galaxy Z Fold2 5G則內屏外屏均有前置攝像頭,無論使用哪種屏幕形態(tài),均可讓用戶直接進行自拍或視頻通話。

內屏有無攝像頭看似只是設計考量,實則是使用場景的缺失。在使用內屏攝像頭時我們一定是希望折疊屏產品可以發(fā)揮其機械結構的優(yōu)勢。如三星Galaxy Z Fold2 5G一般無需多余支架也能自然立在平整桌面進行拍攝,而目前華為和小米的鉸鏈設計卻無法實現(xiàn)這樣的體驗,究其實際原因仍是鉸鏈技術不夠成熟所導致。

華為Mate X2的鉸鏈設計使其只有展開與合攏兩種形態(tài),小米MIX FOLD雖擁有“半開合”的狀態(tài)使其可以平放在桌面,卻因為機身設計問題導致重心十分不穩(wěn),同時其開合角度是固定而非可以自由調整。反觀三星Galaxy Z Fold2 5G的隱形鉸鏈通過60多個元件的配合可以實現(xiàn)多角度旋停功能,在平放桌面的情況下仍可輕松將屏幕旋停至合適角度進行自拍,因此適用于多人視頻會議、網(wǎng)課等場景。

鉸鏈比拼 耐用+實用還得是三星Galaxy Z Fold2 5G

(三星的隱形鉸鏈采用凸輪制動結構)

除使用場景外。鉸鏈影響最多的無疑是折疊開合動作的體驗。得益于三星Galaxy Z Fold2 5G的凸輪制動結構的隱形鉸鏈設計,折疊屏開合時擁有如開啟高檔禮盒一般的“阻尼感”,體驗順暢且精致。反觀華為與小米的鉸鏈技術,不僅無法實現(xiàn)自由旋停,更在折疊屏開合過程中能明顯感覺到段落感,盡管如此的折疊體驗談不上多糟糕,但屬實不夠高級。

作為售價超萬元的高端產品線,折疊屏產品需要在耐用性、使用場景與開合手感等多個方面均做到極致,才對得起其高昂的售價。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各家都仍需要在鉸鏈技術上投入更多精力。但至少就目前而言,三星在折疊屏鉸鏈方面的技術領先,其他兩家仍很難撼動。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