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以來,加密金融市場熱點不斷,首先全球數字支付巨頭PayPal宣布,將推出加密貨幣支付服務。緊接著新加坡最大的商業(yè)銀行星展銀行(DBS)被曝將建立數字資產交易所,首批支持BTC、BCH、ETH以及XRP交易,此外,曾連續(xù)抨擊比特幣的摩根大通銀行也一改往日的苛刻,改口稱“比特幣在2020年的強勁表現可能會持續(xù)下去”。
以2009年誕生的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行業(yè)為開端,僅經歷短短十幾年的發(fā)展,加密金融行業(yè)在全球范圍內已呈風起云涌之勢,引來眾多逐鹿者,當然行業(yè)發(fā)展尚早不免入局者良莠不齊,但大浪淘沙沉者為金,以Amber Group為代表的投行出身創(chuàng)業(yè)團隊,已在行業(yè)脫穎而出,自2017年創(chuàng)辦以來,目前已成為累計交易總額超過2200億美元的全球化加密智能金融服務提供商。Amber Group高管團隊于本月舉辦的“Amber Group產品矩陣全新發(fā)布”,以及其在上海區(qū)塊鏈國際周與鏈聞主辦的交流晚宴活動中,逐漸闡釋了其與時代同行的產品演化之路。
從傳統(tǒng)金融到加密金融的機構服務
Amber Group的創(chuàng)始團隊,主要出身于摩根、高盛、彭博等華爾街頂尖投行,所以企業(yè)創(chuàng)立伊始服務的對象還是立足于機構、高凈值客群,2017年,加密金融市場在全球大量加密資產瘋狂涌現中走向狂熱,部分主流加密資產走入主流視野,國際傳統(tǒng)金融機構紛紛入場布局,因此Amber Group當時所服務的一些機構不斷向其咨詢相關服務,憑借團隊在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增強學習等領先AI算法在量化交易方面積累的優(yōu)勢,Amber Group快速進入了加密金融領域,并為客戶們創(chuàng)造了極大價值。
隨即,Amber Group把更多的對機構、家族基金以及高凈值客群的服務也引入到了加密金融領域,范疇也擴展至了交易、資管、增益、流動性、結構性產品等等一站式服務,并推出了依托于專業(yè)交易團隊,能夠實現定制化專屬加密金融服務的Amber Trading Desk。在2018年第一季度又以安全的中性策略在加密貨幣“熊市”中幫助客戶實現逆勢增長,得到了彭博社的推薦報道,進一步擴大了其國際知名度。
從7?24團隊服務到線上線下雙管齊下
加密貨幣市場是7天24小時不中斷,所以在這個市場的可交易時長變長,意味著存在更多的交易機會、產生更大的交易數據,這對服務機構的IT系統(tǒng)性能,數據分析、建模能力,還有背后的風控都有著很大的考驗。
Amber Trading Desk背后的跨國團隊很早就做到了全年無休、7×24小時的高標準服務。但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卻更加旺盛,為此2019年Amber Group提出了平臺化、產品化、規(guī)?;纳墤?zhàn)略,希望通過自動化的方式把優(yōu)質的產品服務帶給更廣闊的用戶群體。為此Amber Pro這一專業(yè)端的自動化平臺誕生,它與Amber Trading Desk形成一體兩面,通過為機構及高凈值客戶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全天候服務,以讓他們更深入完整的獲得加密金融價值。Amber Pro中有市場頗具競爭力的深度和價格;更多幣種的支持;更快的市場熱點追蹤;以及具有針對性的便捷的API端口交易和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收益增強等配套及定制服務。這樣的服務深度也得到了全球頂尖機構的青睞與認可。
從深耕B端到輻射C端
2020年,疫情肆虐下的國際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加密貨幣作為期間表現優(yōu)異的另類資產進一步激發(fā)了大眾對于主流加密資產的配置需求,加密金融走向更廣泛的個人用戶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而在前一年Amber Group就已開始籌備發(fā)力C端,一方面是因為既有的機構類群體范圍相對有限,而多年機構服務積累下的寶貴經驗應該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另一方面也在于Amber Group的初創(chuàng)團隊一直沒有忘記用科技去改變金融行業(yè),將金融變得更便利、更高效、更透明的初心,而2020年正是到了這樣一個拓展發(fā)力的契機。
9月份Amber App的正式推出,標志著Amber Group的服務群體擴展至了個人用戶群體,把機構級的加密金融服務帶給了全球用戶。Amber App所主打的收益增強、安全錢包、加密資產配置等功能是加密金融大眾化的剛需入口,而Amber Group多年積淀下的資管、風控、安全方面能力又保障了服務的長期穩(wěn)健。
加密資產已經越來越多的走入主流視野,而民眾對基于此的產品與服務需求亦將日益旺盛。秉承著在行業(yè)長期發(fā)展的積極態(tài)度,對時代趨勢與市場變遷保持著高度敏感性,把優(yōu)質服務承載于不斷迭代的產品中,正是以Amber Group為代表的加密金融服務企業(yè),取得成就的關鍵所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