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女神”徐穎走進作業(yè)幫名家講堂 講述北斗的“前世今生”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熱門話題。在今年高考語文北京卷中,作文題目之一是根據北斗三號完成全球組網的材料信息,以“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為立意點撰寫作文。那么,入選了北京高考作文題的北斗衛(wèi)星背后有哪些故事?遠在太空的北斗衛(wèi)星與我們生活有什么關聯?7月12日晚20點,中科院博導、“北斗女神”徐穎研究員將做客作業(yè)幫名家講堂,與大家共同分享“北斗的前世今生”。

“北斗女神”徐穎走進作業(yè)幫名家講堂 講述北斗的“前世今生”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整個系統由55顆衛(wèi)星構成,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服務全球。

從1994年建設北斗一號系統實現衛(wèi)星導航從無到有,到建設北斗二號系統區(qū)域導航服務亞太,再到建設北斗三號系統,架設“星間鏈路”實現全球組網。北斗,完美詮釋了“中國速度”和“中國精度”。7月12日晚20點,徐穎研究員將走進作業(yè)幫名家講堂,帶我們一起回溯北斗系統從無至有的發(fā)展歷程及應用,為同學們揭秘關于北斗的“傲人”科學。

徐穎畢業(yè)于北京理工大學,現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導航部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她長期從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相關建設工作,并擔任北斗系統試驗系統的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工作之余,徐穎還熱衷于傳播科學知識,把遠在太空的北斗帶到大家身邊,成為網友口中的“北斗女神”。

名家講堂是在線教育領軍品牌作業(yè)幫推出的在線直播系列課程。該系列課程廣邀社會各界名師大家,與學生們分享知識、經驗和思考,拓寬學生視野,啟迪人生智慧。在剛剛過去的5月“行走的課本季”中,先后邀請王蒙、張之路等課文作者走進名家講堂,與同學們做文學的深思。6、7月,名家講堂開啟“航天夢想季”,邀請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講述人類探月史,“北斗女神”徐穎講述北斗的故事。接下來作業(yè)幫直播課還將邀請更多航空領域的專家學者,帶同學們一同探索宇宙的無窮奧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