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寒武紀:一家具備硬件和軟件能力的系統(tǒng)型平臺公司

曾有媒體表示:“人工智能時代,芯片相當于大腦核心。”我們也看到,很多傳統(tǒng)芯片公司,都在積極投入AI芯片的賽道中。

以英特爾為例,為了加強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實力,英特爾接連收購了好幾家人工智能公司。英特爾曾以167億美元收購FPGA生產商Altera公司,同時還以153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以及機器視覺公司Movidius和為自動駕駛汽車芯片提供安全工具的公司Yogitech。

而在國內,也有一批初創(chuàng)企業(yè)紛紛投身其中。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能否“彎道超車”,還要看各家企業(yè)的本領。

由于IPO申請的提交,國內AI芯片企業(yè)——寒武紀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從成立時間來看,這家企業(yè)夠新,僅成立4年。但是從產品和研發(fā)能力來看,卻有不少媒體稱其為AI芯片領域的“獨角獸”。

成立4年間,寒武紀已先后推出了用于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邊緣智能加速卡。從產品更新速度和技術迭代研發(fā)能力上看,寒武紀遠遠領先于行業(yè)發(fā)展速度。

而行業(yè)用戶不斷提出的高要求,也在鞭策寒武紀的產品升級迭代。近日,思元270基于寒武紀虛擬MLU(vMLU)技術,首次支持SR-IOV功能,正是為了解決行業(yè)用戶痛點研發(fā)。

再分析寒武紀的產品,其圍繞終端、云端、邊緣端三大場景推出了三個系列的智能芯片與處理器產品,再通過共用相同的基礎系統(tǒng)軟件平臺,以及共用相同的自研指令集與處理器架構,實現了三端的全面覆蓋,形成了從終端、邊緣端到云端完整的智能芯片產品線矩陣。

這種產品線矩陣,也在助力寒武紀從一個單純的芯片公司,逐漸發(fā)展為具備硬件和軟件能力的系統(tǒng)型平臺公司。

基于完善的產品線矩陣,寒武紀已經在多個產業(yè)領域實現了技術化的平穩(wěn)落地,如智慧互聯(lián)網、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慧金融、智能家居、智慧醫(yī)療等“智能+”產業(yè)。如:在浪潮、聯(lián)想、新華三、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好未來等國內主流服務器產品中,均應用了寒武紀的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

近日,寒武紀旗下云端人工智能處理器芯片思元270,與百度飛槳旗下高性能的輕量化推理引擎Paddle Lite正式完成兼容性適配,而思元220邊緣端芯片,也預計在近期完成適配工作。這也標志著寒武紀端云一體的人工智能芯片生態(tài),與百度飛槳代表的深度學習框架生態(tài)的成功融合。雙方目前已基于視頻圖像類應用場景進行了算子適配,并已能夠支持主流應用網絡,后續(xù)還將在智能交通、工業(yè)質檢等領域展開更多維度的軟硬件協(xié)作。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