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還沒認識到華米的變化。
過去,華米一直作為小米生態(tài)鏈公司為大家熟知。
但3月13日發(fā)布的華米科技(NYSE:HMI)2019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華米,和我們過去的認知相比,華米已經發(fā)生了發(fā)生了全方位的變化。
從產品上講,華米通過完成自有品牌AMAZFIT產品線布局,實現(xiàn)從目標用戶、品牌調性與產品定位等領域全方位的重塑,再造了一個“新華米”。同時,對海外市場渠道的開拓,也加速了其國際化的進程。
與此同時,華米的戰(zhàn)略從可穿戴設備進一步延伸到了健康領域。下沉健康產業(yè),一方面加深了華米對健康場景的優(yōu)勢,形成了更穩(wěn)固的護城河。另一方面,基于海量用戶數(shù)據的積累,和深刻的產業(yè)認知,華米科技數(shù)據商業(yè)化服務的天花板也正在打開。
但市場并未充分認識到華米的變化。目前華米市值只有8.58億美元,按2019年凈利潤算,市盈率只有9.43倍。
事實上,當華米通過自有品牌完成可穿戴硬件市場整體布局,資本市場對其估值邏輯將從一家小米生態(tài)鏈公司變成高速成長消費品公司。而當資本市場對華米的定位發(fā)生變化,其健康領域的布局也將在估值上得到積極反應。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米的價值被低估了。
/ 01 /華米“雙翼齊飛”
華米的高增長還在持續(xù)。
2019年四季度,公司營業(yè)收入達21.11億元,同比增幅為72.4%。這是華米連續(xù)第二個季度收入增速保持在70%以上。
三、四季度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也讓華米全年業(yè)績十分亮眼。華米全年營收達58.12億元,較2018年增長59.4%;全年調整后的凈利潤為6.30億元,同比增長32.8%。
華米的高增長,得益于小米系產品與自有品牌AMAZFIT雙引擎的共同發(fā)力。
其中,小米系產品(包括小米手環(huán)、體重秤、體脂秤)定位為用戶更廣泛的全民品牌;自有品牌AMAZFIT相當于二次創(chuàng)業(yè),其擺脫價格的限制,定位探索前沿科技,更專注于運動、醫(yī)療健康以及時尚外觀設計,全力以赴沖刺中高端智能穿戴市場,補全了原有小米系產品沒有覆蓋的中高端市場。
換句話說,華米一邊用“高性價比、全民爆款”的小米系產品維持手環(huán)市場的領先地位,而AMAZFIT則主攻正處于高增長環(huán)境的智能手表市場。而對增量市場的覆蓋,也將為華米帶來銷量的持續(xù)增長。
過去幾年,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長迅速。根據IDC數(shù)據,2014年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復合增長率高達56.4%。2019年的出貨量預計達到3.052億臺,增長71.4%。
在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頭部公司會成為最大受益者。小米作為全球第二大智能可穿戴品牌,市場本身的高速增長,直接帶動小米系產品收入增長。
除了小米系產品外,華米的自有品牌也增長迅速。核心原因是,華米在2019年加強了產品線的完善與國際渠道的建設。
目前AMAZFIT的銷售已擴展到70多個國家,擁有137個渠道客戶,并在第四季度進入了歐盟、印度、泰國、俄羅斯等國的主要消費電子渠道。
根據IDC的報告,2019年第四季度,AMAZFIT品牌在印度、印尼和西班牙智能手表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俄羅斯和中國(成人)智能手表排名第三。而在包括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的西歐市場,出貨量增長了440.1%。
可以說,得益于國際化渠道的打通,AMAZFIT正在快速成長中。
/ 02 /健康,撐起華米未來半邊天
如果說,小米手環(huán)將華米帶入公眾視野。那么 AMAZFIT則意味著華米的未來。因為AMAZFIT背后承載著華米在健康領域的野心。
去年年底,華米將公司使命正式升級為“科技連接健康”,并進一步落地了“芯+端+云”戰(zhàn)略。
之所以有這個戰(zhàn)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純粹的硬件銷售,已經很難在智能時代滿足用戶的需求。華米以智能硬件為基礎場景,配以自主研發(fā)的AI芯片,使其具備AI健康醫(yī)療的監(jiān)測能力,并最終通過云服務,完成用戶服務的閉環(huán)。
三者中,AI芯片既是打通整個用戶服務體系的核心,也是華米領先于行業(yè)競品的地方。
2018年9月,華米發(fā)布了全球智能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能芯片“黃山 1 號”;去年6月,華米宣布“黃山1號”正式搭載 Amazfit 米動健康手表上市,這是第一款采用該芯片的量產產品,通過其內置的 RealBeats AI 生物數(shù)據引擎等算法,承載著生物特征本地識別、ECG心律不齊本地實時甄別等功能。
目前華米的下一代AI芯片“黃山2號”已初步設計完成,其較上一代更加智能,且擁有更多的健康相關功能,計劃將在年內大規(guī)模量產。
與傳統(tǒng)芯片相比,華米的AI芯片內置了AI生物數(shù)據引擎,可以實現(xiàn)生物特征的實時識別,并通過讀取ECG和PPG信號進行判斷,身體里面的數(shù)據是否正常,并把數(shù)據實時本地反饋給用戶。
數(shù)據傳輸效率的提高,使華米的場景延伸更加游刃有余。目前華米已經突破原有智能穿戴品類,向與健康關聯(lián)度更強的運動品類滲透。
今年1月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CES 2020國際消費電子展上,AMAZFIT除了繼續(xù)豐富智能手表生產線,推出全新的戶外智能手表Amazfit T-Rex,并且升級基礎智能手表Amazfit Bip S之外,還進入了更多的品類:TWS運動心率耳機Amazfit PowerBuds、智能睡眠耳塞Amazfit ZenBuds、智能家庭健身房Amazfit HomeStudio和家用全折疊智能跑步機Amazfit AirRun。
基于品類擴張,華米已經構建了一個由智能手環(huán)、智能手表、運動耳機等可穿戴終端,以及和運動、健康相關的跑步機、體重秤、體脂秤、鞋服周邊等組成的、全面的“運動+健康”生態(tài)系統(tǒng)。目前,華米的醫(yī)學和研究團隊也已組建完成,開始提供米動健康VIP服務。
拉長周期看,“芯+端+云”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對華米意義重大。
一方面,華米從智能硬件成功切入健康產業(yè)。這是一個十萬億級的巨大產業(yè)。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和企業(yè)戰(zhàn)略咨詢報告》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18 年中國大健康產業(yè)規(guī)模已經突破7萬億元。其中,移動健康醫(yī)療賽道也有至少百億量級。
另一方面,軟硬件的打通,意味著華米不再是一家簡單的智能硬件企業(yè),而是完全有能力基于芯片、設備端、云技術,將硬件開發(fā)、軟件體驗有機結合在一起,并擁有強大數(shù)據獲取、分析能力的綜合型科技公司。
目前,華米科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人體運動和健康大數(shù)據公司。過去幾年,華米記錄總睡眠 70 億晚,累計心率監(jiān)測 211 億小時,累計 ECG 心電圖數(shù)據量 1489 萬次。
海量的數(shù)據,為華米的未來打下基礎——賣出更多設備,積累更多數(shù)據,企業(yè)也可以因此獲得更強的服務能力。
考慮到智能硬件的競爭最終會走向差異化,與其他單薄的智能硬件公司或大數(shù)據企業(yè)不同,華米通過芯片、智能硬件、云服務的三駕馬車,已經華米形成了一種牢不可破的商業(yè)閉環(huán),并構筑了相當高的行業(yè)壁壘。
/ 03 /被低估的華米
過去一年,華米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事實上,市場并未充分認識到華米的變化。目前華米市值只有8.58億美元,按2019年凈利潤算,市盈率只有9.43倍。
人說投資最終賺的是預期差的錢。從這個角度來說,在華米這家公司上存在這樣的機會。
自有品牌的崛起,將徹底改變投資人對華米的估值邏輯,即從小米生態(tài)鏈公司變成高速成長的消費公司,進而帶來價值重估。估值提升的邏輯主要有三點:
第一,作為一家增長超50%的消費品公司,華米不應該只有不到10倍市盈率。即使在港股市場,小米股價跌至最低的8塊多,其市盈率也在15倍以上。
第二,可穿戴市場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華米在這個領域目前處于不錯的位置。根據IDC數(shù)據,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從2014年到201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6.4%,2019年的出貨量預計達到3.052億臺,增長71.4%。換句話說,可穿戴設備已經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消費品類。
其中,小米作為全球第二大、國內第一大智能可穿戴品牌,其絕大部分可穿戴產品都來自華米。這還不算,華米自有品牌銷量還在快速增長。
第三,隨著自有品牌的渠道和產品線全面鋪開,華米自有品牌收入占比提高是大概率事件。根據華米CEO黃汪在二季度電話會議里透露,華米自有品牌比小米系產品的毛利率高10%。換句話說,華米的毛利率有望在未來持續(xù)提升。
當資本市場對華米的定位發(fā)生變化,其健康領域的布局也將在估值上得到積極反應。
一家大健康大數(shù)據公司的價值有多大?我們可以參考下谷歌收購健身追蹤器公司Fitbit。
去年11月,谷歌以21億美元收購健身追蹤器公司Fitbit,估值接近2個半的華米。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早期開拓者,盡管Fitbit營收規(guī)模高于華米,但無論是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均不及華米。
2019財年第四季度,F(xiàn)itbit營收為5.02億美元,同比下跌12.09%。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為-1.21億美元,同比下降886.07%。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米的價值被顯著低估。事實上,華米被低估的事情,已經在資本市場得到部分認同。去年年中開始,華米的股價從7.27美元上漲到現(xiàn)在的14美元,漲幅近一倍。
不出意外,預期差修正帶來華米價值重估的故事,還將在二級市場持續(xù)上演。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