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渦輪發(fā)動機對噴氣式飛機而言是最佳技術選擇,這類發(fā)動機憑借其小巧、輕量化的套件為飛機提供超大動力支持,自上世紀30年代誕生以來,其掀起了航空領域的技術革命。伊恩·賴特(Ian Wright)預見到該項技術將同樣為垃圾車掀起新一輪的技術革命。
賴特是特斯拉汽車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他早前離開該特斯拉后創(chuàng)辦了Wrightspeed公司,他想要制造一種高性能的電動運動汽車,甚至創(chuàng)造了一個概念X1,即在3秒內使速度提升至60 mph。然而賴特意識到他可以作出更大的技術革新,于是將滿是柴油煙氣、臭氣熏天的垃圾車選定為目標。由于垃圾車是最常見的一種車型,每天起床后都能看到該類車輛的身影,市場潛力大。
垃圾車的確讓人頭疼,它們會對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隨著在市內各處穿行,它們將整個城市弄得烏煙瘴氣。因此,賴特決定開發(fā)一款新型電動動力驅動系統(tǒng),以便解決傳統(tǒng)垃圾車的弊病。當電池電量較低時,渦輪開始旋轉,在燃料(柴油)燃燒后會產生電能,供車輛繼續(xù)行駛。電動機則與車輪相耦合,使該系統(tǒng)更類似于一個傳動裝置,該裝置多年來一直采用混合動力發(fā)動機。
賴特認為上述配置將遠勝于目前垃圾車所配備的六缸直列柴油發(fā)動機和重型變速箱。他表示:“如果用戶希望采用清潔能源設備,那就需要作出更多調整。”
這 類卡車的重量為66,000磅,在短程競速方面并不出彩,但其革新性的驅動系統(tǒng)卻能夠將柴油能耗降低70%。此外,這類電動車的功率達到400馬力,發(fā)動 機扭矩也提升了40%,性能優(yōu)異。其電動機還充當了發(fā)電機的作用,在車輛緩行時能夠恢復電能。這款車型相當于豐田普銳斯所提供車型的增強版,其所提供的阻 滯力為1,000馬力,這可能就是駕駛重載垃圾車作出起停操作時所需的數值。
只需過夜充電,就能先行駛20英里,隨后會啟動渦輪發(fā)動機,其 重量僅為250磅,相當于其他同等功率發(fā)動機重量的十分之一,重量可謂是“羽量級”。如果還擔憂噪音問題,那么真的多慮了:這類卡車大部分時間靠電量運 轉,即使在渦輪發(fā)動機啟動時也是如此,該車輛的運行噪音遠低于柴油卡車。
這聽起來不錯,但在車輛采用渦輪發(fā)動機后曾留下過斑斑劣跡。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在上世紀60年和70年代曾計劃將渦輪發(fā)動機用于旗下轎車中,但該計劃 兩度流產。類似高檔車路特斯旗下的跑車,盡管車速很快,但并不是太可靠。其他汽車制造商則考慮過采用小型渦輪發(fā)動機以提升其行程,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因 為效能的提升并不太好。
但對于卡車而言,渦輪發(fā)動機卻正好適用,它們的構造比往復式發(fā)動機更為簡單,幾乎可借助所有可燃液體供其運行使用 (克萊斯勒稱旗下車輛適用于各類液態(tài)燃料,從花生油到香精均能使用),但Wrightspeed則計劃采用最為簡易的柴油或天然氣。高溫狀態(tài)下持續(xù)燃燒, 這意味著基本上能將燃料燃燒殆盡,近乎無污染。賴特稱:“廢氣相對很潔凈,甚至到了難以置信的地步,也無需任何二次處理,因為用戶車輛的尾氣排放量能符合 加州的相關排放標準?!?/p>
Wrightspeed的渦輪驅動系統(tǒng)、電池和電動機與常規(guī)柴油發(fā)動機、變速箱、差動裝置和兩根軸承相匹配,預留的設備空間充足。公司還提供套件對現有的卡車進行翻修改造使其與新設備相匹配,或直接提供新車。
FedEx(聯 邦快遞)訂購了25輛垃圾車,目前公司已交付2輛。首輛翻修改造完畢的Mack LR垃圾車亟待交付。Wrightspeed暫時不會透露價格,但有人估計該車型售價在20萬美元左右。渦輪應能運行10,000小時,隨后需進行檢修, 但上述價格不含維護成本和燃油費。
美國目前擁有約15萬輛垃圾車,為車輛配備渦輪將令該類車輛進入新時代,自上世紀60年代起我們就一直期盼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但即使如此,其性能絕非前人所能想象。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 蔚來第三品牌firefly螢火蟲內飾設計首次公開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AEB是否介入?官方:目前不響應障礙物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雷軍親自回應:無論發(fā)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
- 理想汽車3月交付36674輛 同比增長26.5%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殺瘋了”,5大版本預售13.98萬起!
- 62.8萬元起,仰望U7將新能源汽車帶入“四電時代”
- 比亞迪楊冬生:易四方技術升級版 重構高端轎車性能邊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