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號稱有數(shù)千億市場的二手車領域,“互聯(lián)網(wǎng) ”模式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十分活躍,然而隱患也不少。
就在3月15日媒體曝光的一系列公司事件中,國內最大的網(wǎng)絡二手車銷售平臺——車易拍也被列入了調查名單。這家著名的網(wǎng)上二手車交易公司所拋出的 “無差價”名不副實,后臺擁有的是兩套買賣競價系統(tǒng)表明,汽車交易差價明顯。這則報道中指出,在車易拍交易的過程中,一輛車的競拍價為1.21萬元,最終 買價1.3萬元,比賣價高出了6.93%;而在別克4S店時媒體記者也發(fā)現(xiàn),一輛最終賣價為4.42萬元的二手車,賣方顯示為3.81萬元,差價6100 元,比賣價高出了16%。這樣的差價比無可厚非,中間商賺取利益也理所應當,甚至也有人為車易拍辯解,差價比例在整個汽車行業(yè)中并不算高,而且車易拍可能 大部分的差價也讓利給了4S店這樣提供車源的合作方。
不過,之所以在“315”這一天車易拍的交易方式吸引目光,“虛假宣傳”最關鍵。因其公司長期以來皆以“透明”和“無差價”樹立招牌,且短時間內聚集人氣、成為網(wǎng)絡銷售中的老大。
在整個二手車行業(yè)中,車易拍并不是唯一宣稱“無差價”的公司。瓜子二手車、優(yōu)信二手車都以“透明”、“無差價”做文章。如瓜子二手車寫明“個人直接 賣給個人,無中間商賺差價”。然而在2016年1月,一位消費者在瓜子二手車上購買2015款沃爾沃XC60時也交了2000元的中介費,“沒有中間商賺 取差價”也難以服眾。以此可以想見,市場上的大部分二手車網(wǎng)絡交易平臺都會存在中間費用。
汽車估價檢測平臺“師傅看車”創(chuàng)始人王洋對《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說,不收取中間費,二手車企業(yè)該如何生存呢?這本來就不合理。據(jù)他所知,大部分二手 車交易商(含線上線下)都會收取基于賣車價格2%~5%的交易中介費。在美國,甚至有二手車交易商收取高達9%的傭金,因而整個二手車市場所宣稱的“無差 價”不可信。
車易拍在事件發(fā)生后很快做了處理。其官網(wǎng)的“賣車”頻道已更新了這樣的內容:交易成功后,向買方收取車輛價格的3%作為交易服務費(900元起)和 渠道服務費,向賣方收取300元車輛檢測評估費(社區(qū)店免費),如果交易不成功,服務費和評估分則均不收取。因此,車易拍并非“無差價”。
王洋向記者分析,事實上對于中間商向買方收取的3%的交易服務費以及渠道費,以往部分企業(yè)并不對外公開。其中也有不少原因:首先,對外宣傳自己“有 差價”的中間商,難以吸引真正的賣車個人。不少個人在賣車時希望拿到更高的市場價。此前《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也分析過,增加更多的賣車方可跨越“車源不 足”這一門檻,從而穩(wěn)固暫無長期獨角獸的二手車電商的市場地位。另一方面,對于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來說,有穩(wěn)定的商業(yè)模式和足夠大的規(guī)模,也容易贏得投資方的信賴。 另一點在于,不少賣車人實際上是4S店,在需求方(如中間商)弱勢的情況下,假設賣方能有渠道費,是否也可以實現(xiàn)分成。“一些4S店完全可以把車賣給個 人,為什么要把這些車交給網(wǎng)絡銷售商呢?”王洋說。地方有了“渠道費”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中間商獲得了貨源,還可產(chǎn)生服務費,一舉多得。
事實上,除了車價不透明之外,二手車交易中人們關心的另一點在于二手車的“車況”,真的就如企業(yè)對外宣傳的那么明確么?
國內雖然有不少二手車交易商擁有號稱十分專業(yè)的檢測隊伍,但由于交易商身兼買賣身份,在檢測過程中難免會存在為了使汽車快速交易而造假的可能。此前 就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花了幾十萬后才恍然大悟,買到的是一輛大修汽車。這一現(xiàn)象與國外并不同。王洋表示,在美國,任何汽車只要發(fā)生過事故和易手記錄,都 可在全國范圍的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查詢到,而美國二手車商也會經(jīng)過嚴格的前期調查再把這輛車納入到驗車體系中,重重檢驗后最終進入賣車環(huán)節(jié)。事實上也是二手車交易平 臺中存在的誠信疏漏。
汽車及交易商的誠信度,在近幾年來一直被詬病。此前就有震動全球的大眾汽車“造假門”,同時2014年也有媒體譴責海馬等車企與國內汽車檢測機構勾結,通過修改送檢車輛發(fā)動機數(shù)據(jù)等手段,讓車輛油耗人為降低。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小的承諾如果達不到還可理解,然而有些承諾、廣告則是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最大賣點,同時也為此引得了客戶的信任,最終達成買 賣。而事實證明,情況并非如此,不禁讓人十分心寒。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如早前的空氣凈化器的除甲醛功效,再如途牛歐洲高端旅行以及可口可樂果汁飲料等都涉 及了虛假宣傳。雖然一些事件的結局并未像大眾汽車“造假門”如此轟動、波及廣泛,也沒有身負巨額罰金,但仍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了一道無法快速抹去的印記。
對于車易拍,其快速處理“無差價”的行動只是開始。與此事件相關聯(lián)的4S店、二手車同行是否也應自省?不少廠商或許在“315”可以安枕了,但為了迎合消費者,以往所設的陷阱與虛實有多少心知肚明。樹立品牌信譽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將其毀之不過是頃刻之間。
誠信本身難以用金錢來衡量,而個人與社會倫理對此的要求卻從未松懈過,它也是社會良性運行的道德基準。誠信所承載的,不僅是你本身的信用,也是對方相信你可守諾的反饋。
作為商家,失信不立,更是內憂外患。
- 比亞迪一季度銷量超百萬輛,憑實力持續(xù)坐穩(wěn)行業(yè)“雙冠王”
- 關稅抵制雙重暴擊,特斯拉cybercab首秀已不能再拖
- 搭載華為乾崑ADS!阿維塔06正式上市,20.99萬元起
- 發(fā)布L2城區(qū)輔助駕駛系統(tǒng)HSD,地平線攜手奇瑞等車企共赴智能化新征程
- 歡迎來到全民四驅時代 二代哈弗梟龍MAX上市,限時換新價11.68萬元起
- 科技潮品比亞迪方程豹鈦3正式上市,13.38萬起售實現(xiàn)全民共享
- 乾崑智駕+鴻蒙座艙+乾崑車云:傳祺向往M8乾崑系列樹立智能時代MPV新標桿
- 騰勢品牌正式進入歐洲,以科技定義豪華出行
- 昊鉑HL 26.98萬起售“殺瘋了”,M8和L8都得讓一讓?
- 昊鉑HL上市,30萬級家庭大六座市場迎來“攪局者”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