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徐輝:半導體在汽車產業(yè)轉型中的新角色

在“五化”創(chuàng)新背景下,汽車供應鏈變革過程中面臨哪些挑戰(zhàn),傳統整車和零部件企業(yè),如何實現向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轉型,整零關系重塑帶來何種新模式、新機制和新業(yè)態(tài)。9月17日-18日,在2019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chuàng)新大會中,眾多行業(yè)精英匯聚于此,共同就在大變革中協同打造高質量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探討及發(fā)聲。

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及汽車電子事業(yè)部負責人 徐輝

在9月17日的高層論壇開幕中,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及汽車電子事業(yè)部負責人徐輝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在全球汽車產業(yè)變局中,智能、網聯,各種電氣化的系統將共存,車內半導體的成本會隨之提升。

1、從48伏的弱混開始,成本大概會增加平均100美金半導體的含量,達到差不多475美金的標準;

2、如果變成插電式甚至純電動的系統,達到750美金左右,

以下為現場實錄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夠來到南京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今天我的分享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英飛凌作為半導體公司,如何在汽車產業(yè)鏈轉型的過程中助力電動化和智能化;另一部分,是我們如何整合資源,來提供高質量的供應鏈保障。

首先,我們搞電氣化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零排放。但在實現零排放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段甚至一個長期的時間,各種電氣化的系統將共存,比如弱混、強混、插電式、純電動等。 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汽車的電氣化過程。

在電氣化進程中,車內半導體的含量是在逐步提高的。我用這個數字給大家一個更直觀的一個感覺。傳統的內燃機的汽車平均每輛車內的半導體的含量大概是在375美金左右,如果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發(fā)動機電氣化,從48伏的弱混開始,我們大概會增加平均100美金半導體的含量,達到差不多475美金的標準;如果變成插電式甚至純電動的系統,那每輛車的半導體含量將大大提升,達到750美金左右,可以看出在整個電氣化過程中,半導體的需求是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的。所以我們作為半導體的企業(yè),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能夠為整個市場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和產品,滿足產量的需求。

這些產品如何應用呢?從大家熟知的電池、電機、電控系統來講,半導體主要用在電控系統之中。我們英飛凌科技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廣泛的技術和產品組合。包括電動汽車需要用到的一些核心組件。從主控機器開始,比如主逆變器做到直流和交流電的轉換,到供電系統,比如說車載充電器,再到一些輔助的系統,比如PTC器加熱,以及到壓縮機、水泵、油泵的控制,都需要半導體來做控制,這就需要我們?yōu)楫a業(yè)提供最高性價比的技術。英飛凌作為領先的半導體企業(yè),我們也在跟全球多家的新能源車廠合作,為不同的新能源平臺和品牌提供相關的支持。

下面簡單談一下智能化,所謂汽車的智能化,自動駕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實自動駕駛的過程也就是真正把被動駕駛,即由駕駛員來駕駛,最終逐步變成自動駕駛一個過程,做到真正能夠解放雙眼、雙腳、雙手、大腦的全自動駕駛過程。

半導體是如何在這里面起到相關的作用呢?其實就是剛才講到,首先,解放雙眼,就是說我們要用傳感器取代人類雙眼的功能,能夠讓汽車360度被環(huán)繞,能夠感知周圍的物體、周圍的環(huán)境。

第二部分就是取代我們大腦做決策的過程,需要我們半導體的器件來控制,通過不同的計算,不同的軟件,實施到汽車大腦的決策,控制整車的駕駛。

第三部分就是做執(zhí)行。在我們感知周圍的環(huán)境,做了決策之后,執(zhí)行器上需要做剎車、減速等工作,完成整個自動駕駛的過程。

同樣用一組數字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自動駕駛的程度越高,所需要的半導體的器件和電子控制技術就會越來越高。比如當我們達到L2等級的自動駕駛,所需要的半導體的含量來說,大概平均每輛車會增長150-160美金的幅度,如果我們真正將來達到了全自動駕駛,即達到了L4和L5的級別,可能每一輛車的含量大概會增加近一千美金的含量,其中相當大一部分來自雷達、攝像頭的模塊,當然也會來自更多的控制系統和控制單元。

在整個汽車智能化演變過程中,我們不止要有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產品,同時汽車還是一輛汽車,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和生產過程中,需要保證整車把乘客安全地從A點運輸到B點,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整個系統中做到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能夠保證在汽車的智能化的過程中,所有的系統達到安全的規(guī)定。

第二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如何真正做到高質量的供應鏈保證,能夠支持整個產業(yè)鏈的發(fā)展。首先剛才提到,在整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過程中,需要有更多的電子器件、更多的半導體來支持整個產業(yè)鏈的發(fā)展。從半導體的企業(yè)來講,能夠有足夠的產能的擴充、有足夠的供貨的保證,是對產業(yè)鏈最核心的一個保障之一。英飛凌作為領先的半導體企業(yè), 我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英飛凌是第一家量產300毫米薄晶圓的廠家,我們不但成功量產了300毫米薄晶圓, 我們的第二座薄晶圓廠也在預備過程中。我們會以雙晶圓工廠渠道來保障供應鏈的順利發(fā)展。 再說一下質量,在座各位都知道,汽車的質量是非常非常核心的,汽車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質量標準。以英飛凌的上一個財年為例,2018年,英飛凌出貨了72億車用半導體,在這些器件中,我們的PPM已經做到了低于0.1,即0.085PPM。用一個更形象化的數字來舉例,一年有365天,每天24小時,我們是24小時生產的,所以在一年當中我們做到0.085PPM的概念,就是在全年我們不停軸的生產,其中只有2.7秒的時間我們出過有質量瑕疵的產品。我們會在零缺陷保證道路上,做到質量保證,不斷提升,希望有一天能做到真正的零缺陷。

除了質量保障和技術創(chuàng)新,我們也會依據對市場、對客戶的理解,更長期地為新能源的產業(yè)和汽車的電氣化、智能化道路上做出更多的貢獻,能夠更多地與在座各位汽車行業(yè)專家做交流,為整個產業(yè)的轉型、汽車供應鏈的轉型做出貢獻。

謝謝大家!

(責編:李碩)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9-17
英飛凌徐輝:半導體在汽車產業(yè)轉型中的新角色
在9月17日的高層論壇開幕中,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及汽車電子事業(yè)部負責人徐輝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在全球汽車產業(yè)變局中,智能、網聯,各種電氣化的系統將共存,車內半導體的成本會隨之提升。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