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已經是行業(yè)內、外非常關注的大事!不僅工信部專門召開部際聯(lián)席會議,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納入了新能源汽車制造與消費的重要議題;同時,也是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如果不能將起碼的安全問題形成必要的保障,可想而知,新能源汽車消費會出現(xiàn)怎樣的局面。
至于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之所以越來越重要,顯然是與特斯拉幾起自燃事件密不可分的。這是因為,在月內國內已經發(fā)生了兩起特斯拉汽車的自燃事故。而且,這幾天香港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事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電動車自燃事故,都是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甚至,會對周邊的車輛與財產構成嚴重的威脅!難怪,坊間流傳著“要想不擁堵、就開特斯拉”的段子,這確實說明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自燃現(xiàn)象的畏懼心理!
特斯拉自燃為何帶了一個壞頭
可以說,以前也發(fā)生過新能源汽車的自燃現(xiàn)象,那個時候,這些事往往會一帶而過,其原因就是,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并沒有像今天一樣的火爆;另一方面,許多新能源汽車多發(fā)生在相對低端的產品方面,所引發(fā)的影響自然不會很大。而現(xiàn)在,隨著特斯拉汽車一起接一起自燃事故的發(fā)生,不僅引發(fā)了行業(yè)針對電池與充電方面的警覺;更對新能源汽車所帶來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雖然說,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多次站出來為特斯拉產品的自燃鳴不平,甚至不止一次的宣稱特斯拉產品比燃油車自燃少的多,但特斯拉車的自燃,正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引領性以及自燃多發(fā)生的比較蹊蹺,這就使得新能源車自燃問題,明顯的放大了許多!
更可況,特斯拉汽車發(fā)生的自燃,多在如人的情況下偶然發(fā)生,這不僅會使新車的安全受到巨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對周圍環(huán)境,構成了不可預知的威脅,這或許才是人們對新能源汽車安全,不能不產生憂慮的主要原因。而考慮到不久前出現(xiàn)的波音737MAX飛機的空難事故,一度造成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禁飛這一型號的飛機,這是因為,在問題未解決之前,人們對安全隱患問題是非常警惕的!由此不難想象,特斯拉的自燃,也需要認真地加以對待!由于特斯拉的自燃影響力與波及面都很大,在自燃原因未具體查明以及企業(yè)技術未得到改進的情況下,完全有理由禁止銷售這樣的車型,否則,一旦自燃形成了某種程度的習慣,其后續(xù)影響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控制,這恐怕才是為什么要對特斯拉“另眼看待”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車安全為何是當務之急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既然已經發(fā)生了這么多的事故,這就有必要從源頭對新能源的制造進行管理與要求。一方面是需要從技術上,建立更為嚴格的標準,使其眾多企業(yè)都要以安全為主的進行制造;同樣,也需要對違背新能源汽車安全的行為,加大管理與處罰力度,并讓一些不良企業(yè)不敢越雷池一步!
別的不說,在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上,造假行為的暴露,已經讓行業(yè)為此而蒙羞。像過去一些車企的造假現(xiàn)象,無疑對新能源汽車產生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其目的,就是通過數(shù)據上造假以及材料上的造假,使自身從新能源汽車制造中賺取更多的利益!這樣的問題不杜絕、這樣的現(xiàn)象不處罰,不僅不會令人信服;反而會使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蒙上欠缺安全保障的陰影,這或許才是為什么法律、法規(guī)要對造假問題零容忍的關鍵所在!
憑心而論,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越是在產品銷售越多的情況下,就應該越加以重視。這不僅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對國內的新制造越來越重要;還在于,新能源汽車對社會安全與環(huán)保同樣意義重大,所以,這就需要建立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的同時,更應該建立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與處罰標準,這才是使行業(yè)發(fā)展的同時,能夠有效保障消費者利益的重要舉措!否則,新能源汽車欠缺了應有的安全保障,甚至容易讓消費者敬而遠之的話,要想使新能源汽車實現(xiàn)彎道超越、無疑就是一句空話……?。枞唬?/p>
(責編:肖蒙蒙)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 蔚來第三品牌firefly螢火蟲內飾設計首次公開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AEB是否介入?官方:目前不響應障礙物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雷軍親自回應:無論發(fā)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
- 理想汽車3月交付36674輛 同比增長26.5%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殺瘋了”,5大版本預售13.98萬起!
- 62.8萬元起,仰望U7將新能源汽車帶入“四電時代”
- 比亞迪楊冬生:易四方技術升級版 重構高端轎車性能邊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