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與山東最大地煉企業(yè)——山東東明石化的合作,英國石油公司(BP)開始了新一輪“北上”加油站終端的布局。
1月29日,BP宣布旗下首家全新品牌加油站將登陸山東市場,這也意味著,BP在中國市場新增1000家加油站的五年計劃正式開啟。
國內加油市場迎來“百舸爭流”新格局
2018年6月,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發(fā)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其中對于外資加油站建設、經營的數(shù)量與股比限制內容被去除。這一變更意味著,未來國際石油公司在中國開設加油站將不再具有“天花板”,中國加油站市場或將迎來“百舸爭游”的新格局。
正是這個時候,BP開啟了北上布局的計劃,在這之前通過與東明石化在山東、河北和河南三省的合作,其已擁有成熟的成品油銷售網絡,這為BP的成品油零售業(yè)務北上提供了可能。
其實,長久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都是外資垂涎的大肥肉。自2009年起,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市場,國內汽車保有量隨后出現(xiàn)了“井噴式”爆發(fā),而這一爆發(fā)態(tài)勢至今依舊在持續(xù)。
2018年,中國千人汽車擁有量也僅有130輛左右,低于全球180輛的平均水平??梢钥闯觯袊囀袌鲞€有相當大的發(fā)展空間,而隨著汽車擁有量的提高,油品市場的進入空間仍舊存在。
但由于政策的限制,以往外資公司想要進入中國加油站市場,只能與中國公司設立合資企業(yè),并由后者控股。這為外資加油站的布局形成了很大的阻礙,截至2017年底,包括殼牌、BP、埃克森美孚、道達爾等外資品牌加油站總量僅3000家左右,在全國加油站總數(shù)中的占比不足3%。
而反觀國內“兩桶油”,中石油下屬加油站約有2.2萬座,占比21.38%;中石化下屬加油站約有3.1萬座,占比31.61%。因此,外資加油站的入駐,無疑會使得國內油品市場更具競爭性。
BP計劃吹響外資加油站進入號角
其實,BP計劃的開啟吹響了外資加油站的進入號角。較為宏觀地講,首先,外資加油站的進入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部分,于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的《措施》意味著石油下游環(huán)節(jié)銷售領域完全開放。
其次,作為擴大開放的排頭兵,油品市場的開放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了外商投資營商環(huán)境,可以看作是吸引外商投資的晴雨表。而隨著殼牌、美孚、BP等計劃落地,國內市場將一改從前“三桶油”壟斷的主觀印象。
最后,外資布局油品市場是大額投資,有利于改善我國資本外流現(xiàn)象,除了去年轟動的“海灣石油事件”,??松梨凇⒌聡氖途揞^巴斯夫集團都簽署了100億美元的投資。
不過,在對消費者的影響方面,很多人在意的是油價漲跌,但即使是外資加油站加速布局,短時間也很難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從而很難形成對市場的定價權,油價漲跌依舊會被“兩桶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牢牢掌控。
更進一步,國內油價的居高不下實際上與“兩桶油”高額的加工與人力成本有關,而從原有成本上來看,外資加油站即使入駐,其石油來源同樣來自國內,油品在成本上并無明顯差距。因此,我認為,外資加油站進入可以讓國內市場清楚認識到利潤差異的來源,從而改善目前的企業(yè)經營狀況、注重品牌效應。
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在未來,僅靠加油盈利將成為過去式??梢钥吹?,BP新油站不僅包括了充電設備還有咖啡服務。BP的布局雖規(guī)模不大,但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加油站的安全性、便捷性、服務質量等也將會有更高需求,這都將逼迫國內加油站開創(chuàng)全新的商業(yè)生態(tài)。
(責編:肖蒙蒙)
- 騰勢品牌正式進入歐洲,以科技定義豪華出行
- 昊鉑HL 26.98萬起售“殺瘋了”,M8和L8都得讓一讓?
- 昊鉑HL上市,30萬級家庭大六座市場迎來“攪局者”
- 陸地游艇昊鉑HL上市26.98萬起售,重新定義家庭智能豪華出行標桿
- 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正式上市,配置拉滿22.98萬起售
- 為大家庭而來,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震撼上市,售價22.98萬~28.98萬元
- 年輕人的第一臺旗艦轎車,比亞迪漢L以劃時代技術重塑20-30萬級轎車標桿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