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車訊
可以說,現(xiàn)在的國內汽車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尤其是,以年輕人為主的全新消費群體,更意識到了自身該消費怎樣的車型與品牌。這就進一步表明,無論是車型設計的再光怪陸離、無論品牌的資格再老,只要在品質上出現(xiàn)問題,很可能被消費者輕而易舉的摒棄掉!
而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全面轉型,除了理性消費觀念的提升以外,在市場競爭以及相應的標準層面,都會有全新的變化與更高的要求,這就會進一步倒逼出汽車品質的諸多問題。由此就會使汽車質量得過且過的現(xiàn)象,再無容身之地;而那些無視消費者要求與權益的行為,在沒有空間和市場;甚至,以往自主汽車召回難的問題,也將會迎刃而解。這些,都將隨著新一年的到來而變得對消費者更為有利!
以往,像一些老牌產品,不知是出于怎樣的考慮,就敢有意無意的在品質上搞出偷梁換柱以及缺金短兩的事情,過去或許可以輕而易舉的蒙混過關、但進入到理性消費者的階段,自然就會暴露出本來面目,從而被消費者所詬?。Q句話說,一旦新車被消費者抬到投訴榜的前沿,就是說出大天來,消費者也是不會買賬的。同樣,所謂新勢力的造車質量,也由于有特斯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xiàn),從而使國內汽車新制造的品質,更在消費者心目中劃上了很大的問號。由此不難看出,在汽車問題多發(fā)的市場轉型期,企業(yè)如何看中自身的品質問題、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的服務來化解人們的疑慮,這都是考驗汽車企業(yè)新年度能否贏得消費者的關鍵所在。
一些日系車企品質“內外交困”說明了什么
隨著國內汽車轉型速度的加快,各種汽車技術與新產品的推出、越來越頻繁。在這個以速度與節(jié)奏為主的變化過程中,一旦企業(yè)不能夠把握好張弛有度的發(fā)展規(guī)律,就很可能使自身的產品陷入到漏洞百出的境地。別的不說,一些日系車所暴露出的問題,就讓消費者感覺到不知所措!先是神戶制鋼造假門事件曝光,讓一些日本車企在海外已經聲名狼籍;繼而又爆出了“成本殺手”被捕的新聞,并在具體的搜查中,同時發(fā)現(xiàn)了兩家工廠的造假行為,這就使諸多品牌面臨召回的同時;更是消費者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消費者會考慮,這樣的造假問題會不會讓自己攤上、如果攤上了又該怎么辦。。。。。。!
可能正是由于日系車過分相信自身的成本控制優(yōu)勢,以至于在造假問題上越來越突出。別的不說,一家日系車在國內的合資產品,已經在國內的汽車質量投訴榜上獨占鰲頭!甚至,被投訴的問題,是排在第二名問題車型的近兩倍,這就更突顯出這一車企在技術與產品上的問題多多。">
具體到國內的狀況,雖然我們無從下定論,這一企業(yè)在日本出現(xiàn)的問題,是不是也會在國內合資企業(yè)出現(xiàn),但考慮到這一車企是以日本制造為中心展開的,再加之過去在國內出現(xiàn)的系列車型缺斤短兩現(xiàn)象,這就使得消費者不能不相信,車企在同時面對日本與中國消費者時,顯然是不會傾向于中國消費者的。否則,就不會在中國市場出現(xiàn)系列車型減配的問題了!所以,在問題暴露的當口,企業(yè)就需要用更誠信的辦法對待消費者,而不是抱著所謂“成本殺手”絕招不放,特別是,在國內市場的轉型階段,更需要不斷的完善技術、強化服務以及善待中國消費者,也只有這樣,才會使如此多的汽車品質問題得以合理的解決?! ?/p>
新勢力造車質量為何令人堪憂
其實,作為日系車暴露的問題,也僅僅是表面化了的品質問題。而對于,一些隱藏在內部的新問題,也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這是因為,國內汽車市場進入到新的發(fā)展階段,不僅新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超前、更在于新競爭環(huán)境的變化,也會讓制造變的越來越理性與透明,這就使一些只重視形式,而有意、無意忽略內容的現(xiàn)象,很可能會不斷的暴露在消費者視野之中。以被多數(shù)國內新勢力車企推崇的特斯拉為例,這些年特斯拉可謂是大出風頭!但其暴露出的問題。也開始讓人可先不得。像這一家能夠造新能源高端車的車企,僅讓爆出最簡單的技術問題,這就容易使人難以理解。先是安全帶問題,讓特斯拉不得不召回;繼而又出現(xiàn)了座椅問題,更是讓人感覺到,縱然是小企業(yè)制造,也不會出現(xiàn)如此的基礎技術紕漏,而這一切恰恰發(fā)生在特斯拉身上,這不能不說,企業(yè)追逐利益跑得太快、而容易忘記質量才是汽車的生命力!
如果說,特斯拉所暴露出的問題,已經不得不讓消費者重新審視新制造帶來新問題的話,那么,國內這么多新勢力造車企業(yè)一哄而上,必然也會面臨著難以想象的質量問題!這是因為,新制造的進入,從形式上來說,恰恰是順應汽車多元化發(fā)展、順應新制造的一種大勢所趨,但由于,這些企業(yè)往往都是為了消耗熱錢而來,甚至更是為了玩資本而造車,這些緊跟著特斯拉起家的方式,確實容易造出新產品,但后續(xù)技術的完善與品質保障,卻很難令人放心了!所以,出于這些疑問,顯然會是新制造車企的質量,成為每一個人都不能不關注的大問題。
其實,針對這些只想一門心思造車的新勢力來說,最根本的問題是怎樣造出一款好車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切實需求;而不是只要造出新產品,就以為是大功告成。如果總是有取巧的心態(tài),是造不出能經歷時間考驗的精品的。更何況,許多新勢力制造,還是先以大量融資以及大規(guī)模吸納股東為主進行制造,這樣一來,自身原本具有的為消費者造車夢想,就容易在比較嚴酷的現(xiàn)實面前所稀釋,從而不得不急于推出新車變現(xiàn)、甚至不能不急于讓消費者幫著買單!所以,在一些車企,新車交付上都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其保障質量更是難以想象了!或許,正是這些問題的困擾,也會使這些新制造企業(yè)真正面臨著被兩面夾擊的風險,究竟何去何從,新一個年度必然會給出答案的!
客觀地講,無論是老牌跨國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面臨著市場轉型以及競爭力強化的新局面。過去的問題出現(xiàn),應該是綜合原因所致。而隨著汽車發(fā)展到新的階段,品質問題的保障,必然成為衡量企業(yè)成敗的根本。這就需要車企用技術與服務的改善、來重新找回消費者的信任。特別是,面對著國內厚道的消費者,只要在技術上用心、在服務上誠信,任何問題都能夠被諒解。所以,這對于一些日系車企業(yè)來說,更應該意識到國內汽車市場的理性消費以及國內汽車競爭的日益變化。如果這個時候,還要沿用所謂的“成本殺手”那一套,不僅會沒了市場、同樣也會因為品質問題被廣泛詬病,這或許才是日系車企業(yè)要三思后行的。。。。。。!
同樣,對于新勢力造車企業(yè),既然有這么大的勇氣能夠造車,那么就會更應該有勇氣為消費者負責!也只有這樣,新勢力造車才能夠事半功倍的解決好汽車的品質問題。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比傳統(tǒng)制造車企解決的更好,再加之,新制造特有的靈活多變以及互聯(lián)互通優(yōu)勢,自然也會在市場上游刃有余了。。。。。。!(凌然)
(責編:肖蒙蒙)
">- 華為引望完成工商變更 徐直軍任董事長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殺瘋了”,5大版本預售13.98萬起!
- 華為引望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新增阿維塔科技和賽力斯兩大股東
- 62.8萬元起,仰望U7將新能源汽車帶入“四電時代”
- 比亞迪楊冬生:易四方技術升級版 重構高端轎車性能邊界
- 比亞迪廉玉波:云輦-Z技術重構垂向控制新范式
- 比亞迪王傳福:云輦-Z量產標志著中國車企首次突破高端懸架技術壁壘
- 攜手華為將智能科技“武裝到牙齒”,阿維塔06想要真正打動年輕人
- 21.59萬元起!搭載華為乾崑智駕,阿維塔06開啟預售
- 比亞迪2024年ESG報告: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純電里程超1500億公里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